悲歡離合本沒什麼值得值得議論。這這些於大千世界而言,處處喜聞樂見。
確實,所謂的那‘悲傷逆流成河’莫過於,人走茶涼,心未死心卻衰,人去樓空無影無蹤。
人世間七苦八難,莫過於生,老,病,死,求不得,放不下,傷別離,怨長久,自然是各有各苦不堪言的苦。
而生靈的出現,勢必都是註定了要逆流而行的。但其實這麼說儼然算得上是在推託責任了。確切的說,這七苦八難也不是人人都得一點一點捱過去。許多人心中豁達,便沒了這執著的許多煩惱。但對應的就是,若是一個人沒有執著了的話,便是容易臨陣倒戈,這說白了也是貪生怕死,這種行為自然是受人唾棄的。
甯宸(注意稱呼變了)說的確實沒錯。業蓮淬火鳳凰始天尊,與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二人之所以會隨著歷史的痕跡消失,便是因為,這也算是在為新神的降臨鋪路。
提現在,時至今日,鳳凰神與應龍神二人彌留下來的精神風氣已經根深蒂固的滲透了文明,並且刻骨銘心的烙印在了一種被稱為所謂的‘雅正’的觀念之中,令人們欣欣樂道,一度嚮往。
所以,為了推動更文明、更氣象一新的風氣,新神便出世了。
這是事實,然而問題就是阡苡都不知道白岙帝君是怎麼知道這些問題的。
這些問題,阡苡已經翻來覆去暗示奚夜妖帝多次,但是奚夜妖帝對此表示客觀,且不以為意。
這便是阡苡目下最大的驚慌,因為,阡苡既然承諾了與奚夜妖帝肝膽相照,便不能背信棄義。否則又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狀態。
何以見得?便是,若是是阡苡背信棄義,只怕備受譴責的未必只有阡苡一個,八竿子打不著,八竿子打得著的,想來無一倖免,全部都會被脫下泥坑,置身‘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境地之中。
如此,可不是得不償失?
說白了,本來就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本來就犯不上這般大動干戈。再者說,阡苡若想撈起一個奚夜妖帝又何難?
整件事情,其實不能直接就此定性,這奚夜妖帝只是生性多疑了一些,並非一無是處的草包。
所以,只要奚夜妖帝能找到合適的機會,便可以搭乘著阡苡這陣大風,乘風而去扶搖直上九萬里,成那平步青雲之人——索性,目下的問題就是阡苡身份特殊,凡事不能讓奚夜妖帝一個佔盡先機。也不能僅僅凡事都讓別人佔盡先機。
若如此,只會叫阡苡這個看起來合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士感到為難尷尬。
這中其實一直算得上‘艱難險阻’,各種措手不及的突發情況不斷。
阡苡的被動並非是六界的生死存亡這種大義的問題,反而主要還是看奚夜妖帝的反應能力。
如果奚夜妖帝足夠應變豐富的話,因該是能跟隨智者的腳步,緊隨其後的。
——大約,許多事情世人以為複雜,但事到臨頭,才發現當真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回過頭來在看,自己這一步一個腳印便也沒有那麼崎嶇忐忑了。
說起來,到底不過是自己嚇自己罷了,有個完全的準備固然是好的——昔年無上主宰歲辰看懂了一點,‘羊毛出在羊上’,於是乎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乾脆抽了生靈們的五行,煉化之後,填補了天柱。
而無上主宰歲辰還為了叫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二位神只躲過一劫,免去被天道的懲罰——便是,‘殊途同歸’,若生靈徹底覆滅,神只之中除了無上主宰歲辰,誰都別想獨善其身。
於是乎,歲辰便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將五行離體後變得不死不活的生靈們的肉身,置於一早分離提取出來的怨氣之中,繼續煉化,變成與天同壽,且十惡不赦的兇獸問世……(《風隨浣花溪》)
阡苡不想評價自己老師做出的這個決定。安正功過歷史來定,但定也只是定性罷了,否則,誰能給無上主宰歲辰定罪呢?
當然,確實可以定罪,但光譴責而已,本不痛不癢沒有用。
所以,阡苡感慨的是——許多良辰美景,分明還是光輝的歲月,可天不逢時陰差陽錯突然使得局勢峰迴路轉,便是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不知不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正,現實終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造化又總是弄人罷了。
可是若人生只是一直求而不得的話,那麼這般活著也只是虛度光陰,徒增自己許多的遺憾。
然而說起虛度光陰有幾個人能比無上主宰歲辰更加的從容不迫,又心平氣和?
而白岙帝君帝君想來也是這般認為,於是乎與阡苡感慨萬千的陳述,“昔年,也就是兄長的年代,他曾經遇到一心愛的女子。女子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而他素來飽讀詩書,雖不喜靜,但自身卻是溫文爾雅,寧靜致遠的。尤其是兄長素來信奉幾句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由此可見,兄長其實注重儀容儀表,加之兄長又幾分潔癖。
某次,聽聞,兄長與一個女子一同遊歷人間,去到了那山高水長的清川。當時是說清川風大,於是乎女子便約定了與兄長,一起放風箏,但彷彿又說是中途女子遇到了故人,反正前史總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不確定的地方就是了。
結果——據說,總之是那女子中途不告而別,竟一溜煙的自己跑掉了……
而時間,大約是女子與兄長分散了許久。固之後兄長主動起身尋找女子。
但當兄長找到那傾國傾城的女子之時——女子美得足以兄長的世界‘天旋地轉’。她就這麼隨意的躺著,一動不動也翩若驚鴻,且又是半倚身子憑地而坐,自然是美得活色生香,彷彿已經足夠委婉婀娜了,有那游龍輕盈之態。
——但儼然,女子算得上隨心所欲,不然也不會不加節制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