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苡聞言靜默許久。或者說是,心如止水一般平靜著,儘量保持了自己主觀上的巍峨不動,也算得上沉著,不然,只怕就是‘亂花漸入迷人眼’,反而是阡苡自己看不清這世俗繁華中的‘水月洞花’一場罷了。
奚夜妖帝確實可惡,說法千變萬化,層出不窮,如今反而是阡苡自己深陷其中,應接不暇了。
當年的事,阡苡未必是需要奚夜妖帝告知,才會處處知情。
可這中原本就是纏繞不清的情節叫奚夜妖帝來講述,如今已然變成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複雜著。
但好在阡苡唯一的安心就是曾經與奚夜妖帝約法三章,不可以以謊言來粉飾太平,但可以沉默。
關於這點,想必奚夜妖帝的領悟到的內容,只怕比無上主宰的領悟還要更加淋漓盡致,透徹幾分。
這世人眼中的白屹大帝,便是無上主宰歲辰,曾幾何時歲辰也還是神秘莫測,在屬於神只雙尊的那個年代之中,與雙尊,相逢相識與相知,其實不算相知。
嚴格說來,昔年無上主宰歲辰與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淵戈二人是知己。
至於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淵戈,與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翊嶼二人更是不分彼此。
唯獨無上主宰歲辰與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翊嶼的關係是——翊嶼以為自己對歲辰知根知底,但殊不知,歲辰總是三緘其口,含蓄得並非一星半點,所以,事實上是歲辰對翊嶼無所不知……
而歲辰到底是神只,在面對鳳凰始天尊翊嶼的追問時,自稱‘知無不言不會說謊’,實際上,鳳凰始天尊翊嶼自己到後來便知道,歲辰確實是‘知無不言’,但從來不算‘言無不盡’。
這點阡苡自持身份,端著同樣的神只架子有樣學樣,可謂‘恪守本分’。而在這種影響下奚夜妖帝同樣劍走偏鋒,學得像模像樣——但這算什麼?上樑不正下樑歪?
阡苡想到這裡就更加感慨萬千了,於是乎忍不住仔細回憶奚夜妖帝方才說之言。
其實奚夜妖帝光嘴上說些什麼本沒有那麼重要,重要是,奚夜妖帝的立場與態度。
奚夜妖帝提及了白屹大帝。說起來,關於白屹大帝,無論大事小事,反正,奚夜妖帝的態度都是一個避重就輕,不願提及。
而今日奚夜妖帝一掃往昔的態度,突然帶著一點針對性正面提及了白屹大帝當年的所作所為,看似倒是客觀了,也面面俱到……
那麼何為正面回應呢?正面的回應代表奚夜妖帝是在與湞裕瀲灩聖恩主單獨說話,這點,雖然無需畢恭畢敬,但是一定實事求是,誠然,實在不願意回答的可以沉默。
反之,側面的回應便是奚夜妖帝說給阡苡與外人聽的,這點無關緊要,便是想怎麼信口雌黃,天馬行空其實都無傷大雅。
——所以,此情此景,奚夜妖帝合該知道的自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又代表著什麼——奚夜妖帝卻固執得很。
期間一直在不斷試探,攪得話題雲裡霧裡,變幻莫測。
另外,否則方才也不會貿然假裝在不經意間特別提起無上主宰歲辰的所作所為。
無上主宰歲辰的所作所為阡苡沒什麼好評價的,錯了就是錯了,對的依舊是對的,事非分明其實沒什麼壞處,加之,無上主宰歲辰又是這麼個情況,所以壓根就無需阡苡來理解就是了。
畢竟從地位上來說,此人當真是無上的主宰,一個人在那‘無人之巔’,‘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處久了,已然是從容應對。固而別人理解,或者不理解,完全是無關緊要的問題,不值得大驚小怪才對。
這點阡苡知道的,於是乎阡苡立場素來堅定,別人贊歲辰豐功偉績,阡苡自是波瀾不驚,而若別人棄歲辰於萬劫不復阡苡也不會落井下石。
——但阡苡確實糾結,這奚夜妖帝到底亦欲何為?總不可能當真只是試探吧?
或許奚夜妖帝是想利用無上主宰歲辰的話題來作為轉折,一個撬動著互相之間越走越遠,分道揚鑣的支撐。
也就是說奚夜妖帝如今或許是對自己有什麼別的信心了,所以表現得勇氣可嘉。
說起來,方才奚夜妖帝兜兜轉轉,通篇大論,連帶前因後果一起概論,總結起來就是——天界之中魔界那種江山易改,風雲變化莫測的地方不做評價。至於仙界與妖界的上一輩掌權之人皆是不幸,在位時間雖然三五百年是有,但化成轉化成尋常人的感受就是三年五載,匆匆彈指之間。
而之後所謂的‘白屹大帝’出現,開始這件事聽起來就有種撥雲散霧的感覺——阡苡可記得,奚夜妖帝方才在說這些陳年舊事之前,特地為自己開脫說是,許多事情未曾浮出水面,自己都是聽別人人云亦云,所以奚夜妖帝也不敢以一面之詞來誤導別人,以免坐實了自己以訛傳訛的罪過。
奚夜妖帝這點確實高明,阡苡也不得不說此乃算得上是堪稱‘先禮後兵’的典範——然而也正是因為奚夜妖帝這般迂迴曲折,才將這場彷彿漫無目的討論,變成從隱約興師問罪口誅齒伐的‘戰爭’,引導成了暗流湧動雲裡霧裡的局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奚夜妖帝一開始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對白屹大帝的任何牴觸情緒,先講故事,將一個死無對證的故事,將阡苡的注意力吊著,隨即猝不及防釜底抽薪的將白屹大帝推出來。
推出白屹大帝便也算了,奚夜妖帝更高明的不痛不癢一筆帶過之後,又藉著赤池魔帝的話題跳轉到白岙帝君頭上。
藉著白岙帝君順其自然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拉扯出了樂瑤與蘇眉,而蘇眉一出墨江,雲澤,還有渭遐(古悅仙子、雲水將軍、清邪),霽英,妗荷,還有洵蕪與奕戈,加之雪域兄妹清弄和邪影這些莫名其妙涉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