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苡說這話的功夫停頓片刻,略有遲疑——因為奚夜妖帝面色盡是聞所未聞,十分費解,所以阡苡只能重頭仔細解釋,“所謂的‘真實之眼’又叫‘審判之眼’,算得上是日月輝煌賜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的禮物。而本座其實也有‘洞穿之眼’,而‘洞穿之眼’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場,因為,當年的‘真實之眼’將這永珍眾生全部看個透,固而,幻想破滅陷入迷茫適才惹出這麼多禍端,於是乎由此為開端應龍始天尊在臨死之際毀掉了這眼睛。
於是乎這眼睛便形同擺設,難以觀測人心。
但真實隻眼,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都有,只是,二人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派上用場。
這二位曾幾何時一直生活在哪不染纖塵的洪荒之巔,而洪荒之巔又稱‘白晝夢鄉’——這個地方,本世間最純潔之地。
在未降凡塵前,其實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都有至純至善的慈悲之心——所以,雙尊並肩一路看到的花開花落、人聚人散都是緣,並且完全可以說是這世間最自然而然不過的美好——不過,終有一日這二位神明帶著自己真誠的內心與空虛已久的情感,來紅塵裡打滾過一圈後心境都變了。”
奚夜妖帝必要,腦海中儘量想象——當一個人滿心歡喜的去到嚮往已久的地方,但不被歡迎受盡冷落,或者行程不比預期之中輕鬆愜意,那麼失落倒也是想得通,可再怎麼失落彷彿也不至於殺人放火。
所以奚夜妖帝還是難以理解。
而阡苡一語道破,“奚夜妖帝肯定在想本座父母仗著自己是神明便濫殺無辜,當真是糟糕透頂。
而且奚夜妖帝一定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去以己度人——但奚夜妖帝不能忽視一點,若將自己比喻成為遊人,那便是奚夜妖帝的冷漠了,反而顯得奚夜妖帝這態度過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實就是,奚夜妖帝因該這麼比喻,自己生下一孩子,為此付出太多代價,可好容易將這孩拉扯長大亦欲等他獨立回來罷了,而不想這孩子適才脫離掌控沒有多久便不學無術,甚至是為了虛榮浮名便乾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度接近六親不認的情況,那麼請問奚夜妖帝作為父母又該情何以堪?”
這?
奚夜妖帝一時半會自然不知道情何以堪。
畢竟奚夜妖帝連姻緣都還未曾經歷過,又怎麼會知道為人父母時的心酸呢?
只是即便奚夜妖帝未曾為人父母,可光聽阡苡這麼一比喻便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畢竟當虎毒不食子,而,父母也不會將孩子往火坑裡推——然而正是這樣,奚夜妖帝又開始懷疑阡苡這個比喻的論證觀點幾何。
阡苡也知道奚夜妖帝在執迷不悟一些什麼,其實阡苡也沒有強調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天尊二人當年的所作所為當真是叫人心服口服,只是,阡苡的意思是——此事非要拋棄常理來叛經離道的言說,未免是叫人覺得強詞奪理,倒行逆施。
固而阡苡素來都是打算折中。
怎麼個折中辦法?
便是‘和稀泥’——反正阡苡既不說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二人的做法無可挑剔,同時,阡苡也不會說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昔年到底是如何罪惡滔天。
阡苡實事求是,正努力還原當年那些個上神無可厚非,且情有可原的決策。
——但阡苡有意識到欲蓋彌彰這個問題的所在,於是乎,也不多多與奚夜妖帝分辨,只是繼續自己的故事,一股腦的講吓去,“本座方才與你說了,那人家的老父親,年親時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當時為了步步高昇,於是乎結髮現在之妻子。之後,結婚生子,便有了大兒。
可那人世間無所不用其極的老父壓根就不是善茬,有一日,那位父親發現自己地位日漸穩定,便放心大膽的去外面拈花惹草,固而又有了小兒——問題是,這位父親的結髮夫妻得知此事後,竟一怒之下屠小兒生母。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那位婦人主要是惡在,帶無辜小兒回家中日日虐待,如此,以洩憤意……
這位婦人其實還是要一些臉面的,到不幸後來此事人盡皆知。
但這彷彿也不是原因,本座只覺得此人都快一不做二不休了,又何必在乎人言沸騰呢——可能還是餘恨未平,於是乎這位家母到底還是留了小兒一命。
不過,這位家母一直教唆大兒對其欺凌悔辱——其父未管;大兒驕縱跋扈長年不務正業,而小兒偷光苦讀,得志,金榜題名墨尚新,回鄉奪兄長所愛,搶兄長所得——其父未管;
兒媳婚後與大兒藕斷絲連,最終狼狽為奸,生下其一雙兒女,後起了殺人越貨的心思,便與大兒預謀殺了小兒,奪了錢財,亦欲遠走高飛從此逍遙;
那大兒鬩牆兄弟,亦欲奪了家產錢財,至於,弟弟、弟婦都不留——小兒知此,盡屠。
本座的父親當時其實是五味陳雜。奚夜妖帝可知苦海無涯,只一瞬間失去方向,陷入迷茫,還丟失了前行的動力是怎麼樣的體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便是父親這般不知情何以堪,但就因為他是神只,所以,便只能冷眼旁觀了嗎?
於是乎,當場父親雙手合十便全部渡了——並且,諷刺的,父親一抬頭便見大堂裡自己威風凜凜的神像。從這時起,父親便知道世人崇尚的壓根就不是應龍神那堅守之力,而是,應龍神的殺伐之力,於是乎,父親一揮手讓那神像乾脆變成青煙,一同追隨這場鬧劇散去。
此事還沒有完全——本座的父親,那個冰清玉潔的霜雪良人淵戈又變成應龍元神真身在天與地之間騰飛盤旋。而,元神自帶那真實之眼,固而審判之下芸芸眾生醜惡原型畢露,加之,素來層出不窮的爾虞我詐,越發虛榮不斷的鬧劇,慢慢的本座父親心如止水。
而後,本座父親實在冷靜,直接落地屠城,成為了一時之間世人口中之惡魔。
但事實上本座的母親奚夜妖帝以為便真的只是助紂為虐?
本座的母親素來是樂意與人為善。
而當年,不同於本座的父親直接真身落地——本座的母親有意體會人間疾苦,固而,親自當了一輩子的凡人。
說起來那無上主宰歲辰又是為何毀了這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