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處是出了名之地——雖然被稱為禁地,但實際上連個專門駐守之人都沒有。
也並非個例,而是妖界如此,仙界如此,魔界亦是如此——如此可不是因為,所謂‘禁地’皆是地處腹地,不易被搶奪與侵犯。
而是因為,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這三個地方都是傳說中的‘陽關地獄’……
現實就是在怎麼貪得無厭之人都知道這幾個地方壓根不可能有什麼還未被挖掘的驚天寶藏。畫地為禁的原因,當真只是因為這幾個危險重重,又時常叫人有去無回罷了。
但要說這三個地方邪門,說來也邪門。因為照常規說起來,天界壓根就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地方……
雖說漠葬山曾幾何時也有格格不入,並且盤根錯節又鋪天蓋地的荊棘。然而問題便是那些荊棘可沒人敢保證便是生來紮根於天界之中的。
可這天界確實又有三處所謂禁地,想來怕是隻有一個解釋,那便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否則,就憑這三個地方出現的如此大規模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個人,或者一代人而改變——包括目下的狀況就是還在有前仆後繼的人想著,夜以繼日的奔赴這些地方。目的,大約是異想天開的,想探查出一些什麼驚世駭俗且深藏不露的絕密。
不過只是苦於這些地方有太多有去無回的實質性例子,慘劇層出不窮,並非傳言。
換而言之,這就人不過空有賊心,躍躍欲試,可卻沒有賊膽真的披荊斬棘。
絕對沒有,樂瑤篤定這點,因為若真的是有如此大膽狂徒也早就屍骨無存,不知死在哪個角落裡面去了……
其實這三個地界本來沒有所謂的‘禁地’一稱。只是,因為在此葬身之人多不勝數,死的人太多,所以這個說法先由坊間傳出,之後才被朝臣帝王所注視到,在接著,據傳是妖界有帝王為了探究竟而死亡,過後‘禁地’的名義便被妖界承認。
而另外兩界,自然會藉著機會當仁不讓為自己虛張聲勢。畢竟,這種邪門的地方也不光光只有妖界有——仙界有冰天雪地的崑崙,而魔界有火燒火燎的鼎城,反正哪個聽起來都比妖界的三川更為驚悚。
於是,正是這種唯恐落後的態度,於是三界爭先恐後,措辭神乎其神的對外大肆對外宣揚己方‘禁地’,如此正好吸引一批好奇的探險者前來挑戰。
這本沒什麼不好,本質上來說越是實力不錯,又野心勃勃並且愚蠢透頂之輩才越對這些東西興致勃勃。
而總歸不管是哪裡的禁地,但凡擅闖必定是有去無回,如此,殺人無形可不正好,反正能少一個潛在的對手便少一個對手。
還別說,可能會少的可不僅僅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對手,還更有可能是自己愚蠢透頂的隊友。
如此一舉兩得,還博得自己賢良名聲,帝君自然是欣然樂道。之後,才是正兒八經的將禁地宣揚得煞有其事……
可雖然時至今日這些禁地早就今時不同往日,失去了曾經幾代帝王處心積慮營造出來的聲勢,更褪去了神秘色彩,變得可有可無。
禁地特別意義上的存在確實是可有可無,若非當真是因為這些禁地的佔地面積是實打實的大——否則,不管這些禁地裡面的玄機再怎麼妙不可言,可若是有朝一日可以將這些禁地的佔地抹去,機關替換到普通的機關匣子裡,那麼這些害人害己的匣子也會被帝王們毫不猶豫的扔出去。
並且人盡皆知,這些禁地素來也當真‘徒有其名’,壓根沒什麼戰略意義。
頂多也就是有人造謠說這些禁地可以聯通下界,所以才會大顯異常之處……
然而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天界之人好容易得才道飛昇了,自然沒幾個願意在次折返人界去受生老病死之苦。
只是若實在有人想不開,非要去禁地找死,自然也沒人阻攔的。畢竟自古痴男怨女多,樂瑤也相信肯定會有自己了結不下前塵舊夢,於是悔入天界為天人……
可天界就是這樣,想來之人多不勝數,但也不是誰都可以前來報道。還得有這個本事才行——這便才是樂瑤最討厭的。
畢竟修道登天這種事可沒人可以幫忙決定。有些人眼高於頂,一開始當真是拋妻棄子,也要成這天上之人。
這點非要說起來的話樂瑤是不願意評價的,只是,人總有向前看好的權力,在者退一萬步說人活一世,自私自利就更加叫人見怪不怪了。
問題是有些人自視甚高,又將成為天人一事看得太難。所以以至於意氣風發的得道登天,卻沒想到怎麼在天界生存才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這才是樂瑤鄙視的——許多人本身有缺陷並不值得詬病,即便僅僅光憑著一腔野心撐到最後殺伐決斷都好,會令人佩服。但‘好吃懶做’又‘鼠目寸光’之輩才會叫人噁心至極。
須知,想要在天界混跡,生存固然十分重要。但歸根結底,光考慮生存得過且過,完全存活不了多久便被淘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如何立足才當真是叫每個天人都日思夜想不敢怠慢的任務。
而這又是任重而道遠的生存。
對強者來說並不算什麼,只要毅力足夠,觀察學習能力出眾,不說在天界出人頭地,但總能熬出一些名堂。
然而對於弱者來說,只怕越是往後生存,便越是生不如死。因為舉步維艱,卻束手無策——但只要不是非身處這危機重重的處境中才知道洗心革面的悔不當初,樂瑤都壓根不會鄙視。
至於樂瑤……樂瑤自己都說不清自己這說不清道不明,看似‘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討厭,該從何說起?
大約便是倔強到底的個性了。
樂瑤堅信,人活一念,一念執著,忠誠略現……
估計也實在因為樂瑤是忠誠之人了。樂瑤感嘆,此番直接代替白岙帝君貿然下旨,命令同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