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李懷仁幾次三年一度的政績考核,只得一個平。
想他為安州府百姓,也算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卻得了一個政治平平,莫過於是對他最大的打擊。
如今安州府境內,竟然出現了一位十歲的秀才,這般年輕,再過幾年怕是...會給他的政績加上濃重的一筆。
如此一想,李懷仁快要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了,若不是下方有外人在,他免不得手舞足蹈蹦起來歡呼。
李懷仁高興的為時過早,想來凌雲去省城參加鄉試亦或是會試,怕是要多少年之後。
況且凌雲中舉或進士,才會對他有所影響。
畢竟凌雲是從安州府出去的,他越強、成就越高,對李懷仁的政績才會有所幫助。
而今這只是院試,院試的好壞,只能決定縣令的政績。
假如某個縣近三年出了很多個秀才,在全國縣內數一數二,那麼他的政績極有可能是個優,升官那是必不可少的。
李懷仁看完,將激動的心壓制下去之後,才將考卷遞下去給他們傳閱。
下方的人雖然每個人都已察看過此時卷,但還是每人都再次查閱了一遍。
想想他們竟然評出了一位十歲的秀才,彷彿不可思議。
那緊扼要點、一針見血的策論,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十歲小孩做出來的文章。
同時在坐幾位大儒,有人已經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將其收入門下。
憑藉凌雲的天資,只要稍加鍛鍊其作詩能力,中舉不在話下,再經鍛鍊幾年,亦可中進士。
如此機會,定要先下手為強,遲則生變。
“你們覺得,案首十歲這件事要不要再稟明學政大人?”突然有人開口道。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上方的李懷仁。
李懷仁一愣,一時間愁眉不展、猶豫不決,破為優柔寡斷。
“學政大人公務繁忙,我等還是不去勞煩他了吧?畢竟前面已有旨意,按我等評比即可。”又有一人出聲,眾人覺得他說的也在理,大家相繼預設。
......
凌雲怕是沒想到,自己的年齡會引來這麼多人的關注。
此時的他正和胖子,閒情逸致地逛完街,正準備回王家。
等到下午的院試成績發榜,不出意外,明日便就收拾行禮回家。
一想到自己離家將近三個月,不知道家裡有沒有出什麼意外。
府試考完,他曾給家裡寄過一封家信,但回信只是堪堪數字,只是稟明家中無事,請四郎好生科考的話語。
一想到回家在即,激動萬分!
“凌兄,表弟,怎麼玩到現在才回來?”還未進門,王景輝就跑了出來。
“怎麼啦?王兄。”凌雲瞧他一臉著急,擔心出了什麼問題。
“無事,只是聽說衙門那邊已經開始發榜了,你們若是再不回來,我就要派人上街找了。”王景輝笑著解釋道,聲音帶著期待。
“哦?怎這般快,我倆還以為申時才出來哩,想不到差點兒誤了時間。”
“不說了,快進門。”說著王景輝帶我們一同進了門,不過卻不是朝凌雲住的院子走。
凌雲四處一掃,察覺到這是去正院的路,雖有疑問,但也沒有出聲。
院試考試時,會登記自己的考試住處,以及籍貫。
所以發榜的時候,若是有幸上榜,府衙便會派人來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