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子講授的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附註疏。
五經則是《詩經》,《周易》,《尚書》,《禮記》,《春秋左傳》。
當然五經並不需要他們盡皆研讀,擇一本經即可。
當這些通讀背誦之後,就會開始習舉業,也就是學作時文,也稱制藝。
這習舉業是個漫長過程,除非中途棄舉,否則一直將延續到他們得中進士登科為止……
其實科舉這條路,並不是每個人一條路走到黑,往往一個班二十幾個人能有十個人,堅持走下去已是不易。
一大批都會卡在童生這個坎,能上秀才的少之又少,舉人更是萬里挑一。
書院為督促學生唸書,照樣將童子班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
學習進度快,基礎踏實,書院例考優秀者升為甲班,加快授業進度。
這個就很靈性,古代讀書也有競爭,就像科舉一般,擇優錄取。
書院也不例外,往往一個班選取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甲班,這就相當於同一批學生中的佼佼者。
他們會比同一批的人,更快的學習科舉知識,更早的下場考試。
就像本來一起進的書院有的是已經在學習五經,而你卻還在學習四書第一本。
如果說剛入學時的他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甲班的重要性。
但此刻身在童子班的他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只有能進入甲班的學生。
才有機會考上童生,以至於考上夢寐以求的秀才。
即便是小孩子,也有攀比之心,沒有誰樂意看著當初同一批進入書院的人,在自己眼皮底下超越自己。
十年寒窗,是蹉跎一生,還是金榜題名全看他們自己!
“凌雲,出來一下。”教室門外站著一人,有些喘氣的叫著他的名字。
凌雲先是一愣,而後看向講臺上的夫子,後者朝他點了點頭。
於是他果斷站起身來,在眾人的目光下,緩緩走出教室。
“你叫凌雲,來自廣平村?”走到門口,說話的人再次出聲問道。
凌雲疑惑地點了點頭。
“那就是你了,書院門口有個人找你,好像很著急的樣子,你趕快去看看。”確定沒有找錯人,來人才說明其來因。
“多謝先生告知!凌雲感激不已。”凌雲先是躬身行禮,往後退了一步,而後大步流星向書院走去。
一邊走著,內心不禁有所疑問,心想著到底是誰這個時候來找他?
搖了搖頭,實在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還是快些過去,到哪自然清晰明瞭。
凌雲到了書院門口不遠處,朝門外看了過去,發現來人竟是周老伯。
心想周老伯今日找他幹嘛?難道是家裡有事?
且看他緊緊握雙手,不停地來回走動,像是有什麼急事一樣,凌雲的心不由得緊張起來。
“周爺爺,您怎麼來了?”凌雲向前衝了幾步,靠近周老伯,急忙開口問道。
周老伯一聽有人說話,迅速抬頭一看,發現是凌雲。
激動的他大步向前,緊緊抓住凌雲的手哽咽道,“凌家小子,咱們趕快走,你家裡出大事了。”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