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臺下人咆哮施壓,說書人眉頭緊皺,眼皮一跳,倒也不敢惹了眾怒。
不然壞了名聲,就等於斷了生路。
“有了,各位看官稍安勿躁,且聽我細細道來。”
說書人冥思苦想,終是想出了故事,舒了一口氣,泰然自若道:
卻道是,前朝一書生與花滿樓一當紅花魁相戀。
那日書生站在花魁面前和她說“待我金榜題名時,十里紅妝不負卿。”
花魁羞紅了臉說:“當真?”
“若違此諾,便叫我死無葬身之地。”書生柔聲細語,毫不猶豫對天起誓。
見書生情真意切,花魁心亂如麻,連忙捂住他的嘴,笑魘如花嬌羞道:“哎,不需此重誓,我知你與他人不同。”
“知我者,雪兒也。”
此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不多時,書生便孤身進京趕考,花魁送他至船上,贈予他全部身家做盤纏。
兩人依依不捨,但送君千里,終有一別。
在岸上的她似水柔情,含情脈脈為他歌舞作別離,書生只道讓她等他,許諾高中之日便是娶她之時。
……
時光荏苒,當書生當高中狀元時,十里紅狀迎娶卻是當朝太平公主。
那日花滿樓偏房,擱著一封書信,信上寫著:你半點朱唇萬人嘗,怎配我這狀元郎。
那日,花魁便笑得謅媚豔麗,跳起了送書生離別時的歌舞。曲終,便縱身跳入夕陽湖。
有人說她為情所傷,被人拋棄,斷了生得念頭。
可當他人收拾她的遺物,發現那封信時,便明其原因。
可是書信後還有那句:又何妨,來生不做讀書郎,定不將你來相忘,聖意難違,來世與你歸故鄉。
狀元郎大婚之日得知花魁自殺的訊息,也於大婚之日跳河殉情。
嗟乎!十里紅妝九族亡,莫恨我這負心郎,如若來世再相見,半點朱唇盡我嘗。
故應感人至深,後人為其作詩曰:
狀元並非負心郎,寫下此書淚兩行
金榜題名十里妝,功成名就你在旁
奈何入得公主眼,自古皇權大於天
若舍公主取名妓,株連九族紅妝亡
庭前折舊淚斷腸,忘了我這負心郎
說書人說罷,有氣無力端起茶杯潤了潤嘴,茶館眾人還沉浸在其悲傷唯美的愛情故事裡,久久不能自拔。
凌雲也聽得起興,楊氏瞧見自家兒子坐在那失神發愣,不禁推了他一把。
緩過神來的他,聳了聳肩,呢喃道:戲子本無情,痴情誤終生。
吃完麵後,他嚷嚷著要買些零嘴,楊氏最是疼愛他,便依了他,隨後就回家了。
回家途中還算幸運,遇到村裡從縣裡趕回來的周老漢,趁著他的牛車,約莫半個時辰就回到家了。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