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這…”
“奶奶,要不孫兒還是不上了吧。”
凌雲仰著頭,於心不忍,古代原來進個學也要再三思量,讓他不禁覺得這條路是否正確。
“乖孫兒,怎地又不上了。”
“孫兒不忍花祖母的嫁妝。”
“不用擔心,祖母供得起。再說了,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將來還是要給你的,只不過早些與晚些日子罷了。”
自家孫兒能這麼想,梁氏甚是寬慰,這更加堅定了讓他上學的念頭。
“娘…”一旁的凌大仁坐不住了。
“兒子上學,哪有讓祖母出嫁妝的緣由,明兒我便去方員外那做短工,四郎以後的花銷還是讓我這當爹來承擔吧。”
到這,身為主人公地凌雲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反而有些壓抑。
因為他看出了一家人的擔心,但他還是要走這條路的。
他要了解這個世界,就要讀書,要不然你就算有頭腦,不識字,不懂法律,某天被人砍頭了都不知道。
啟蒙事是交膏火的,通俗來講就是交學費,一般是80到120斤小麥。
又因李川是同村人,所以凌雲也不用這般貴,只要了六十斤,這算是同村人的福利吧。
但相對於凌雲家來說,六十斤可不少,這相當於凌雲家好幾個月的糧食。
這就是為什麼不願意都把小孩送去啟蒙的緣由,實在是頂不住。
晚飯過後,凌大仁把凌雲喊到跟前。
“是不是覺著方才父親不願讓你進學?”
凌雲愣了一下,方才他確實是這般想法,如今父親這般問他,不覺有些疑問。
“是的,父親方才為何?”
見到凌大仁問他,他也索性把心裡話說了出來。
“唉,非也。哪有不願意讓兒子進學的道理。”
“你可知道這裡裡外外,方圓幾十裡的人,蒙學的有多少,能再進一步的又有多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讀書能興家卻也能敗家。饒是李川叔伯,本是出過舉人的大戶人家,因而他也想走科舉路,到頭來落得破落戶的下場。”
“你本就體弱多病,我們家也未曾有書香的傳承,只道是還不若把這些蒙學的銀子,留著讓你大些討個婆娘划算咧。”
“再者說,你又無兄弟,也與叔伯,又一群姊妹。不僅被人欺負還會被人看不起,難啊。”
凌雲看著哽咽的父親,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安慰,只能給他打氣。
“父親放心,孩兒定當發奮,將來定要出人頭地,讓那些瞧不起咱們的人一個當頭棒。”
“好好好,四郎有此想法,比爹強。”
是夜,心事重重輾轉發側,翻來覆去也未曾入睡。
見狀,大娃用手輕輕拍著他的背,緩緩道:“四郎明天就要讀書啦,今晚要早些休息,明天開始要早起啦。”
“阿姐,你喜不喜歡弟弟去上學?”
“四郎,怎麼會這麼問呢?阿姐當然是喜歡啦,將來我們家四郎也是個讀書郎啦,四郎也要用功讀書,知道嗎。”
天剛矇矇亮,凌雲就被大娃從被窩裡挖了出來。
不同於往日的隨便,昨天凌大山特地給他交代,今後四郎要早起,因而時辰一到,大娃就把他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