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熟慮地凌雲一想,這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士農工商。
要是做一個商人,就算做到沈萬三那種富可敵國身份,到頭來也抵不過割韭菜的下場。
古代商人重利為世人所不容,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商人在賺到錢之後,紛紛買地做地主。
商人就是商人,不管你多有錢,也不如讀書人的身份有依仗,明朝沈萬三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說到底還是能讀書識字最好,畢竟在這,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進士這種萬里挑一的級別凌雲不敢說,但他也是堂堂大學生的知識儲備。
稍加用功些,就算不能中舉,中個秀才該是沒什麼問題吧?
且不說中考上秀才的好處和前景,成為秀才便代表了有功名在身。
不僅朝廷承認,在地方上會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
比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僅僅免除徭役一項就可以減輕不少壓力,使得讀書人趨之若鶩。
如果能再進一步,僥倖中舉,跟秀才比那可謂是天差地別。
最關鍵的是,中舉後可以免賦稅。中舉不僅可以給全家人免賦稅,舉人名下的田產均不用交稅。
且不說族裡人會把田產掛到你名下,就是外人也會有很多帶產來投靠。
因為官府的稅太重,重到自耕農和小商人寧願把財產送給舉人,求得免稅的地步。
把田產掛到舉人名下,雖然要被舉人抽一部分,但是這部分要比官府稅少之又少,且可以免除所有的稅負。
村民為了想要減輕稅負,會把他們名下的土地全都報在中舉的人的名下。
所以這就是當知道有人中了舉,那麼多人願意賄賂舉人的緣故。
當初讀書時覺著范進中舉之後瘋掉,是那麼不可思議。
如今身臨其境站在他的角度一看,那種一夜飛黃騰達的驚喜,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
正所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可是直到現在他就沒發現家裡有過文字的紙,更別說書籍了。
記得他第一次見識文字,還是村中張貼官府下發的文書。
那時候的他被他爹抱著在後面站著,聽村長給大家講文書上的內容,文字跟凌雲瞭解的歷史書大差不差。
不過寫的卻是繁體字,縱觀一張紙下來,凌雲也能看懂十分之一二。
“好了,都別說了,我們還是聽聽四郎的想法吧。”
一瞬間,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凌雲身上。
望著著全家人期待的目光,凌雲微微意外,而後慢悠悠站了起來,若有所思地糯糯道。
“爺爺,學會手藝可以坐馬車嗎?”
平時見凌雲乖巧且有些機靈,但也未曾料想他有此一問,甚是意外的凌大山沉默半響臉上面露喜色道。
“哦,乖孫怎麼會想到要坐馬車呢?快快爺爺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