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宮裡趕出來一個丫頭。
這事在景仁宮不算啥,可外頭炸鍋了。
因為雅利奇這麼多年,從沒有這麼收拾過自己的奴才。
她又身在高位,多少人,多少雙眼盯著呢。
皇后和貴妃幾乎是同時出動,就想打聽是為什麼。
但是雅利奇這裡管得嚴,還真是不容易撬開口子。
但是隻要肯花錢,總是能有風聲的。
最後知道這個叫荔枝的大概是動了歪心思了。
皇后沉吟許久:“明兒就要去請安,正好。”
因為這個月二十就是溫憲大婚了,所以皇后等人都要去壽康宮商議些事。
其實也是討好太后的意思,畢竟公主大婚,其實都是內務府操辦的多。
次日裡,雅利奇穿了一身藕荷色的旗裝,披著斗篷去了壽康宮。
她身孕滿了三個月之後,就出來的多些,如今都快四個月了。
壽康宮裡,皇后已經來了,齊妃還差一步。
雅利奇給皇后請安之後坐著等太后出來。
齊妃和太后出來基本上前後腳。
各自見禮之後坐下,就說起了溫憲的婚事。溫憲自己聽著,都臉紅的不行,只好退出去了。
也沒什麼好說的,添上了嫁妝,就是些個規矩上的事。
皇后說給溫憲又選了幾個嬤嬤,畢竟之前的都被髮配了。
雅利奇倒是不贊同:“內務府出身的嬤嬤,多數都是規矩十分的嚴格。這本是好事,可溫憲公主本身性子是個柔和的。過去壞事,大半因為嬤嬤,如今我看倒是不必。選幾個得力的丫頭太監跟著不是也好?”
“貴妃所言詫異,大家子出身的,哪一個身邊沒有嬤嬤?何況公主呢?皇家的體面是要的。”皇后笑了笑:“這一點上,你不懂的。”
雅利奇笑了笑,知道皇后是說她出身不好。
“皇后娘娘說的是,不過溫憲公主這是第二回成婚了。就在皇上眼裡,那也是想叫她過得好,過的舒心,而不是隻看什麼體面。”雅利奇笑了笑:“嬤嬤是要有,但是近身伺候的嬤嬤委實不必了。公主大婚之後,要是與額駙見面都要嬤嬤先同意,那這日子也不能過得好。”
雖然規矩上,這樣沒錯,可這樣的婚姻能好?
雅利奇覺得溫憲不錯,還是願意給她爭取一下的。
見皇后還要說,雅利奇又道:“周家不比過去的舜安顏。周家門第是不高的,又是文官的出身。都是清流。根兒上就是十分好的品性。大婚之後,要是每日裡想見公主還得透過嬤嬤,又有什麼意思?要是隻看皇室體面,皇上只怕是會給指婚更好的人家。而不是婚前還要見一見,這不就是想叫公主過的好麼?”
四爺如今重視漢人官員,要知道至今,這周家還不是漢軍旗呢。
就是漢人!
這說明什麼?說明四爺有意打破滿漢不能通婚這個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