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很快燃起了炊煙,飯菜香味充斥庭院。
下工的村民遠遠看到村頭的院子燃起的炊煙,面面相覷。
“酒蒙子家的院子賣了?”
“賣什麼賣?應該是觀海,他昨個兒回來,不是被顧嬸子打出門了嗎?我半晌看到他去找酒蒙子了,他小叔還能眼看著他沒地兒住?”
“哈哈,你說觀海那傢伙也真是的,咋就不能好好娶個媳婦兒安生過日子呢?整天不著家,著家必捱打,也真有他的。”
“……”
村民們有說有笑的時候,知青點。
知道村裡今天會來六個新知青的老知青,只見到兩個新人,好奇另外四個的去處,忍不住向吳香菊打聽。
“你說那一家四口啊?人家可不簡單。”
吳香菊想起虞茗香那張比自己還要年輕十來歲的臉,就忍不住酸溜溜的道:“人家可是大戶人家,有錢人,捐錢得過領導親筆題字表彰的,怎麼會跟我們這些窮鬼一起擠知青點的大通鋪?人家一到村裡就買了新院子。”
“而且院子還是和村裡的一個老光棍搶的,厲害著呢!”
老知青聽到這話,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河道村的下鄉知青總共有十幾個,其中不乏有在知青點旁蓋屋子,或者是購買農戶院子和租住在農戶家裡的,剩下擠在知青點的人,都是家裡條件不好,根本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
越沒什麼,越怕人說什麼。
他們沒錢,被說成窮鬼臉色自然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同樣今天剛來的王賀打水路過,恰巧聽到了吳香菊那番話。
“吳大嬸你別這麼說。”
他皺眉道:“虞嬸子一家很好的,覺悟高又有奉獻精神,就連領導都親筆題字誇他們是積善之家,行德之門,你在背後說他們,是在懷疑領導嗎?”
吳菊香聞言:……
嚇得嚥了嚥唾沫,不敢接話了。
而王賀則是瞬間被老知青圍了起來。
“這麼說,新來的虞知青一家,真的受到了領導表彰?還有領導的親筆題字?”
“王同志你快跟我們說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
被擠到了人群外的吳菊香見此:“呸!”
朝著王賀的方向唾了一口,罵了一句“狗腿子,勢利眼”就訕訕的弄吃的去了。
下鄉第一日,雖然有點兒意外,可是虞茗香一家也算是在河道村安頓了下來。
想著孩子們接連趕路了一兩天,都沒吃上一口熱乎飯,晚飯虞茗香做的格外豐盛。
她悶了大米乾飯,把從京市帶來的烤鴨重新過了遍火,又炒了個臘肉菌菇,做了個紅燒茄子,再搭配上一個涼拌黃瓜,一頓豐富的晚餐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