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所有使用聚變引擎的裝置也都是這個待遇。
張逸峰那臺功率強差人意的烽火引擎,之所以受到追捧有價無市,正是因為它是高能引擎而非聚變引擎。
目前星盟的主流引擎分三類:使用生物燃料的高能引擎,使用氦3燃料的聚變引擎,以及使用超氦燃料的遷躍引擎。
至於號稱能耗之王的“蟲洞發生器”,使用的是由超氦提煉出的超能結晶體。
與高能引擎相比,聚變引擎有著功率強勁、持久耐用、維護工時斷、一次補充燃料長期使用等等優點。
僅從經濟角度看唯一比不上高能引擎的,就是體積大難以微型化。
在星盟的民用領域中,除了大型發電廠和星際飛行器之外都使用高能引擎。而軍方多使用聚變引擎,高能引擎僅作為一種補充。
高能引擎使用價廉物美的生物燃料,安全方便隨處可以補充。高能燃料是人類星際探索初期的一次重大發現,讓人類徹底擺脫了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
很多行政星的遠郊栽種著大片歪扭七八、只有樹幹沒有樹葉的“怪樹”,樹皮上密佈著半透明的暗紅色球囊,裡面的液體就是未經提煉加工的高能燃料。
幾百年過去了,昔日的科技巔峰“高能引擎”作為民用裝置隨處可見。雖然在主流引擎中功率最低,但人們還是習慣性的把他成為高能引擎。
即便四臺烽火自動炮塔引擎的功率加起來,還不如一臺臥龍炮塔的引擎高,但每年在軍部處理“廢舊物資”時,它比後者的價格高兩倍還有價無市。
因為前者名為高能引擎只燒生物燃料,而後者則是需要填充氦3的聚變引擎。
雖然氦3燃料沒那麼容易買到,但這並不是聚變引擎進入民用領域最大的障礙。
星盟法律中有明文規定,嚴禁任何聚變引擎接近人口稠密地區。
理論上說聚變引擎是非常安全的,但那僅僅是理論而已。曾經在地球上到處亂跑的汽車也很安全,但若想拿它搞破壞依然能當炸彈用。
外有強敵諾奇德窺覷,內有仇視星盟的恐怖分子和分離分子,功率強大改改就能當“大炸彈”用的聚變引擎如何敢放進市區?
正因為有這樣的禁令,造成了某些較先進的二手裝置,還不如那些老舊的裝置受民用市場歡迎。再者,配備有聚變引擎的裝備管理非常嚴格,哪會像高建輝“借”勇士七那樣,隨便讓陸零籤個電子單據就完事了。
使用超氦燃料的遷躍引擎裝備在大型艦船上,承擔著星系間的運輸、巡邏、救援等任務。
至於跨星域的航行,只能由星艦開啟蟲洞帶領艦隊進行空間跳躍。
面對各星域之間廣闊至光年的距離,即使超光速遷躍也無能為力。
換言之,能進行更多的空間跳躍,也意味著有更多機會找到有價值的星球、星系乃至星域。
這也是諾奇德人比人類更早開始星際探索,現在反而不如人類佔據星域多的原因。
星盟和諾奇德在各科技領域互有優劣,但在兩個領域星盟佔著絕對優勢。一個是蟲洞技術,另一個則是人工智慧技術。
曾有非主流歷史學家發表過一個結論,說人類和諾奇德人,若非巧合的在“明日星”附近遭遇,雙方後來持續五十年的慘烈戰爭完全可以避免。
宇宙浩瀚無垠無邊無際,有價值的星系不計其數。戰後的一百多年中,雙方繼續向其他方向探索。
時至今日,別說摸到銀河系的邊際,雙方甚至都沒有機會再度“碰面”。
戰爭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誰能佔據明日星,誰就能得到更多的超能結晶體,進行更多的空間跳躍,發現更多星系佔據更多資源。
雙方至今都沒有再發現如“明日”這般蘊含固態超氦如此多的星球,每屆爭奪開採權的“明日軍演”都打得你死我活慘烈無比。
每隔十年星盟和諾奇德各派出五十臺機甲展開一場聯合軍事演習,勝者贏得為期十年開採權。
“只有機甲?”陸零好奇的問。
喜歡銀河系最強機師請大家收藏:()銀河系最強機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