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也有些激動,沒想到在賊窩裡居然還能碰到一個名著作者。不過這可怎麼解釋是好?
他正躊躇,不想湯宗望自己給他找了理由,嘆口氣道:“少年人,你不說我也知道,定是你看了那些淫詞豔曲知道的,是吧?”
楊淩更懵,有些結巴道:“哪些......淫詞豔曲?”
中年人道:“真是少年心性,讀了也就讀了,沒什麼大不了。我族叔名叫湯顯祖,寫了《牡丹亭》等許多淫詞豔曲,偏偏裡面要夾雜我的《增廣賢文》。誒,掛羊頭賣狗肉,真不知如何說他是好。”
楊淩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湯顯祖是後世響噹噹戲曲大家,沒曾想這中年人如此不屑。看來這個時代演藝界地位不高啊。也是,治世出風頭的才是文人墨客,亂世露頭角的都是草莽英雄。這個時代湯顯祖地位不高不奇怪,高了才是奇怪。
不過楊淩對能寫出增廣賢文的湯宗望充滿了崇敬,站起來行禮道:“先生大才,怎麼流落到這裡?”
中年人苦笑道:“也是命中該有一劫。我在普陀出家,一路遊歷到清風寺,哪曾想就遇到大變故,結果隨波逐流就到了這裡,呵呵。”
楊淩道:“我讀過蘇軾一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在這亂世,有幾個人能把握自己命運呢?先生也不必太介懷。”
中年人點頭讚道:“沒想到啊,你年齡雖然小,看事情卻通透。”
兩人正說著,一人走過來道:“宗望兄,能讓你點頭的人不多啊。這位小兄弟是楊天吧?聽說一身神力,少年了得啊。”
楊淩看這個人,三十多的年紀,白淨面皮,身高臂長,手上腳上都沾滿泥巴,雖然是種地歸來。可是氣度沉穩,很不一般,不由得問道:“您是......?”
湯宗望道:“這是我的摯友,姓王名戎,腹有詩書,也通武藝。不想家中遭變,不得已才落草為寇,就是這清風寨原來的寨主。”
楊淩連忙施禮道:“楊天見過王寨主。”
王戎回禮道:“還哪有什麼寨主,只有一個老農。可惜這天下雖大,求一安心耕讀之地卻不可得。”
楊淩對這個老寨主王戎印象很好。這個年頭民間強取豪奪,官場互相傾軋,一不小心萬劫不復的家庭不要太多。
水滸裡面有個詞叫逼上梁山,王戎如何落草為寇自己雖然不知道細情,不過估計也是有辛酸故事。不然讀書人有幾個願意走上這條遺羞子孫的絕路的?
王戎道:“我雖然不問寨中事了,有些老兄弟還念舊,大小事情也知道一點。楊兄弟一身好武藝,應該尋個正經出身,萬不可自誤,那時悔之晚矣。”
楊淩道:“多謝老寨主指點,只是我也身不由己,才離開了佛門。我初來乍到,投名狀還是要的。”
林沖上梁山,第一個事就是要交投名狀。不是立字畫押,而是要殺個人表示自己甘心為賊。
楊淩自然也不例外,黃三霸要求他跟著去殺人放火,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