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溜著牆根向裡走,一面走,一面打量寺內建築。
後世顯通寺裡著名的木殿磚殿都還有,青銅鑄造的佛門瑰寶萬佛殿也有。
越向後面走,地勢越高,楊淩也就越心驚。
這大通寺可不愧是沾了個“大”字,明顯已經超越了寺廟三重、五重或者七重的規制,層層疊疊,弄不清多少重了。
當然寺廟還會說自己是七重,只要把一堆建築算一重就可以了。這種瞞天過海的辦法後世爛大街,僧人的智慧不可小覷,看來這個時代玩的都挺純熟。
正常寺廟最後一進院落多是藏經閣,是專門收藏典籍的地方。
大通寺不一樣,大通寺藏經閣後面還有一個大院落,這就是有八百武僧的武院。
武僧是護寺的,只不過護寺武僧並不像後世影視劇裡地位尊崇。恰恰相反,他們是僧人裡面地位最低的一夥人。
想想也是,誰見過後世哪個公司的保安能有多高地位的?寺廟也不例外,有理想的武僧都把成為念經僧人當奮鬥目標。
楊淩是心懷異志的人,人家根本沒把成為大通寺正式員工當奮鬥目標。作為一個穿越眾,去做個唸經和尚,想想都覺得好笑。
楊淩現在一心就想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保安,學些亂世裡保命的手段。可惜就這麼一個沒出息的夢想,也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楊淩一走進武院,就把武僧們嚇了一跳。
不是說去大灣村的七個人都魂歸極樂了嗎?這怎麼有一個溜達回來了?是嫌棄極樂世界那邊生活條件不好咋地?
眾人有的驚詫,有的恐懼,有的疑神疑鬼。
楊淩真有些傷心:這一世人緣怎麼這樣差?這麼多人怎麼沒一個露出點歡喜神色的?自己能活著回來,難道不值得開香檳慶祝一下嗎?
總算有人給了他面子:伙房的二胖子壓制住恐懼,試探著摸了楊淩一把,歡喜的叫道:“誒呀,不是魂兒!楊淩,你真沒死?”
楊淩感激二胖子的革命友誼,連連點頭:“沒死,當然沒死!”
“沒死就好!這幾天我一人燒兩口鍋,累死我了。你看我都累瘦了,你趕緊跟我劈柴燒火去吧。”二胖子高興了。
楊淩不開心。怎麼也得噓寒問暖開個歡迎會再幹活吧?自己死裡逃生容易嗎?領導呢?領導怎麼不關注一下?
想什麼來什麼,不等二胖子拉走楊淩,就有人傳達通知:立刻到掌院永平那裡報到。
掌院在武院內有獨立辦公室和休息室。楊淩一進門就嚇一跳:迎面坐著的永平大光頭油光錚亮,一臉橫肉,僧衣半敞,露出脖子上大號鏈子,哦,是念珠串子。這形象放在後世,妥妥的是一個江湖大哥,掃黑除惡物件。
楊淩端詳著永平,忽然有了新發現:後世那些江湖大哥,是不是都學的和尚打扮啊?
永平也審視著這個小雜役。
楊淩他當然認識,就是伙房裡一個燒火做飯的。
這次大灣村一戰,大通寺武僧全軍覆沒。永平得了確切訊息很心疼,這七人裡有兩個是盡得他真傳的弟子。
這倒不是說他有多麼愛護弟子。
永平戎馬半生才半路出家,當年戰場上戰友在身邊倒下不知凡幾,早對生死看得淡了。大通寺武院成立的目的就是保一方平安,和這些惡匪鬥是份內事,死了也算死得其所。
可惜永平修行多年,只有一樣“名”他看不破。不僅他看不破,寺中包括方丈也沒幾個看得破。
這幾天寺內得了一個訊息:少林武僧要過訪大通寺。
天下寺廟雖多,大規模養著武僧的只有少林寺和大通寺。訪無好訪,肯定要以武會友。
總不能自己這些老傢伙上吧?老傢伙不上,年輕高手大通寺實在不多。這一次派出歷練,一下就損失兩個好手,怎不讓他鬱悶?
更讓他鬱悶的是好不容易死裡逃生一個,回來的又是最不應該回來的。這個雜役根本沒學過武功,永平可不敢相信楊淩是大發神威殺出重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