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是特邀嘉賓,他雖然初到京師,琴藝藝友會也有耳聞。請他來就是抱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
章朝各種戲劇詞曲層出不窮,表面看是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代。只有傾城、王一成這些頂尖人物知道,無論出了什麼戲曲,也難離窠臼。音樂這條路好像走到了盡頭,前進無路了。
安卓的吉他果然讓人耳目一新,就在傾城、王一成這些人欣喜的時候,楊淩跳了出來,目的很卑鄙,居然是貪圖人家的吉他。
傾城真被噁心到了。樂壇有這樣巧取豪奪的人是樂壇的恥辱!問題是楊淩籍籍無名,算樂壇的人嗎?有資格和安卓叫板嗎?
傾城真後悔沒把楊淩趕出去,這是丟臉丟到外國人面前了,有辱斯文啊。
可是接著她就是驚豔了。
一個一眼看去就沒修養的人,怎麼會把音樂演繹到那樣高度?
正因為傾城和王一成識貨,才知道創作一首詞曲有多難,難到三月五月甚至一年兩年寫出一首名曲絲毫不為奇。
楊淩就站在那,把這些名曲來個廉價大批發,一首接一首隨便甩了出來。
一個天才就此誕生了?
無論傾城還是王一成,都相信楊淩絕對有能力繼續唱下去,到底還有幾首壓箱底的曲子那就不知道了,不過肯定不是技止於此。
可是傾城和王一成這樣把自己託付給藝術的人都明白貪多嚼不爛,那個藝術的新殿堂大門被推開,楊淩已經呈現得太多了。
甚至傾城極力邀請楊淩最後再唱一支曲子,王一成心底都是反對的。
誰都知道王一成對曲子有過耳不忘之能,那也有個限度,一首還差不多,一下子這麼多首,必須要記要消化啊。
楊淩什麼時候走的王一成全不知道。他正伏案疾書,憑記憶要記下楊淩的曲子。這些曲子王一成覺得用別的琴也可演奏,根本不用拘泥於吉他。
楊淩一走藝友會核心人物立刻聚在一起,王一成執筆,有記憶模糊的地方就有人哼唱出曲調,旁邊人發現有錯立刻糾正。
這時安卓就體現出了大師級的音樂素養,在曲調把握上,和王一成不相上下,眾人就是以他二人為主了。只是安卓要來紙筆,醉心記他的《愛的羅曼史》,只偶爾才摻和王一成這夥一句。
藝友會的其他人不敢打擾這些人,他們意猶未盡,跑到其他房間你一句我一句去演唱了。
很快這些人再次分化,《老妹你真美》這樣的是有方胖子一夥人喜歡,更多的人還是喜歡朴樹的歌曲。至於《愛的羅曼史》那樣吉他曲,就只能交給王一成那些專業的人來研究了。
還有一些人是散場就走了的。
這些人不是不愛好交流,恰恰是太愛好交流了。只是這些人是損友型別的,有好東西一定要把自己快樂分享給別人,讓別人看他吧嗒嘴。
他們連夜去找自己的至交好友,告訴他們錯過了怎樣一場盛會。看別人糾結鬱悶,也別有一番快感不是?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