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如望是徐光啟的洗禮神父。
天主教開闊了徐光啟的眼界,讓徐光啟接觸到西方的先進科技。反過來,無論是南京還是上海,天主教幾乎都承蒙徐光啟的推介,才得到長足發展。
羅如望給徐光啟起的教名是“保祿”,不能不說,徐光啟官路亨通對天主教大有好處。
本來羅如望神父受教會委託,希望藉助徐光啟的力量,在天津再創佳績,最好再搞個分會出來。哪曾想分會影子還沒見,徐光啟自己面臨了大難。
還好,徐光啟不是隻能以頭搶地的普通百姓,他還是有一些底蘊的。
天津掌管刑名的推官名叫江允,是徐光啟同科進士,兩人算是同門之誼。
雖然兩人同是七品,差距可就大了。
江允官職類似後世市級法院院長,實打實的實權派人物。普通案件哪有他擺不平的?
聽了徐光啟的講述,江允沉吟良久,才推心置腹對徐光啟道:“年兄,非是我不幫你,是這事你走官府途徑不成。打行我熟悉,那個京師的鄭三虎,和朝中許多大員都有來往。既然敢動你,肯定是做了萬全準備。我勸年兄還是退一步吧。”
徐光啟憤憤道:“我就不信還沒有王法了?居然大庭廣眾之下擄走我孩兒做人質,天理昭彰,總要有個公道!”
江允苦笑道:“這話普通百姓說說解氣也就罷了,現在有沒有王法年兄你還不知道?打行在江南,連知府都敢公然毆打,你我七品芝麻官,明槍好躲暗箭難防啊。諒貴公子也不會受什麼大苦,不如我和鄭三虎聯絡,你的地就讓給他,讓他多出幾兩銀子吧。”
徐光啟見話說到這個份上,知道也求不得什麼正義的審判,只好鬱郁道:“多謝江兄,我先回去想想。”
江允雖然不是他摯友,不過也常詩詞往來,說的也是肺腑之言。如今天下行會山賊海盜四起,正是俠以武犯禁的時候,讀書人還真鬥不過這些亡命徒。
“江湖險惡,官場黑暗,我徐光啟就想種個地,這樣簡單的願望都不可得嗎?”徐光啟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一腔憤懣。
等到徐光啟神情蕭索的回到家裡,發現羅如望神父正在院門口和兩個年輕人說些什麼。見徐光啟回來,羅如望忙迎上來問情況。
徐光啟搖著頭,唉聲嘆氣道:“誒,一言難盡,咱們屋裡說。這兩個人是......?”
羅如望道:“打行那幫人總在外面晃悠,我到碼頭上想幫你找兩個護院。哪曾想碼頭上都傳開了,說你得罪的是打行,沒人敢應聘。等了半天,才等來了這兩位會拳腳的英雄。工錢是一天一錢銀子,負責保護教友你的安全。來,兩位英雄,我給你們介紹一下,”羅如望對那兩個人招呼道,“這位就是徐光啟徐大人,這幾天你們就負責保護他的安全。”
又對徐光啟道:“光頭的這個叫胡漢三,這個英俊後生叫楊淩。”
原來楊淩二人到了碼頭,沒見到徐光啟,倒是聽說了打行擄走徐光啟兒子的事。
這時楊淩才想起昨晚那幫打行的說綁了徐驥自己耳熟,可不正是徐光啟的獨子?
楊淩設身處地一想:徐光啟這陣肯定心亂如麻,自己這個時候讓人家去晉省幫忙那就是不識時務,找閉門羹喝了。這事還得徐徐圖之。
正巧羅如望神父給徐光啟家招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