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等物資屬於國家專賣,國家牟取暴利自不必說,關鍵還限制大量購買,避免走私資敵。
無論蒙古還是後金,冶鐵技術都遠不如中原。兵器盔甲也一樣離不開鐵,需要從中原大量進口。
可是朝廷開放的互市一直控制規模,這就導致了走私的產生。
後世清朝山西八大商富可敵國,幾乎都是走私的結果。嚴格說,都是名副其實的漢奸,只求暴利,不問國籍。
這些走私商人能拿到國控物資,自然需要官方、軍方大人物做後臺,上下其手,才能把鹽鐵糧食運出國門。
鐵器大量走私的結果,就引起國內農具價格暴漲,供應量也嚴重不足。農村幾家共用一把鐵鍬鎬頭是普遍現象。
楊淩這一次要大規模採買農具,如果楊淩出面當然不行。但是楊博平出面斡旋,新襄鐵商就不能不賣楊博文這樣官場實權派的面子。
但是這裡面關節太多,新襄這個大鐵商名喚王文禮,就親自趕赴農莊求見楊淩。
楊博平接見了王文禮,本以為自己能夠做主,後來聽王文禮解說才發現這事情很麻煩,不得不派人尋回楊淩。
楊淩把王文禮和楊博文都請到莊內客廳,分了賓主落座,竹枝奉了茶,楊淩才問王文禮:“聽二爺說,採買農具有些說法,還請王掌櫃直言。”
王文禮知道楊淩不一般,黑白兩道都有背景,不然他也不會主動上門。所以他說話倒是很恭謹:“小人多年來承蒙楊博文大人照拂,自應把這些小事做好,更何況還有利可圖呢。怎奈這一二年,不知怎麼,這鐵器供應越來越少,尋常百姓購買已經吃緊。小店拿不到足夠的鐵料,生意也一天比一天艱難。這一次楊小哥您一次要採買這樣多農具,小店就著實犯難。”
楊淩略側了頭思索一下問道:“可是我晉省產鐵少,供應不足造成的?”
王文禮苦笑道:“小哥說笑了。這南七北六十三省,產鐵量以閩省的閩鐵最多,其次就是我晉省的五臺鐵礦,量大質量又好,不僅打造農具耐用,而且是除閩鐵外,唯一能造火炮的好鐵,兵器盔甲更不在話下。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會有供應不足之說?”
楊淩這貨後世不學無術,現在才算知道,敢情晉省不僅僅產煤,還是天下第二產鐵基地。
那麼為什麼這兩年忽然農具都供應不足了呢?
楊淩腦袋裡靈光一閃,總算開了竅,對王文禮道:“我明白了:聽說後金立國,遼東戰事頻發,肯定是朝廷緊急擴充軍備,大規模採購鋼鐵,製作火槍火炮,鐵刀鐵甲,這才影響了農具供應。”
王文禮搖頭道:“九邊重鎮以晉省最為緊要,特設了軍器司。現在邊軍吃空餉越來越多,軍器司刀槍多得是都發不出去,早就不怎麼生產了,還採購什麼。”
就算是傻子,這時也應該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楊淩怒形於色道:“王掌櫃,這些鋼鐵怕是都走私到蒙古和後金去了,給敵國做了武器吧?”
王掌櫃看了一眼,見屋內只二爺楊博平在,就嘆道:“這話可得小聲些。明眼人誰都心知肚明,可這事牽涉極廣,當眾說出去恐惹大禍臨頭。”
楊淩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可是愛國青年,不由得拍了一下桌子,罵道:“這幫該殺的狗商人,居然裡通外國,資助異族!”
王掌櫃道:“小哥息怒。這些人害我不能做生意,我也恨著呢。可是這些人有官照著,有兵靠著,誰敢惹他們?咱們還是自掃門前雪吧。”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