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越計議越覺得楊淩看不透。
楊淩雖然年齡小,可是眼光見識彷彿遠在他們這些久歷世事的老人之上。萬一楊凌真把這土豆種成功了,那楊淩很可能就一飛沖天。
投資需儘早。等楊淩發達了家族再去獻殷勤,那就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了。錦上添花的人多得是,那時如果楊淩小肚雞腸,很可能反會怨恨家族起初不幫忙,弄個反目成仇。
老哥倆當夜躊躇再三。
由不得他們不躊躇。這個楊淩無論朋友還是錢財,都是不明不白。一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誰會這樣信任他?
當今財狼當道,做個好人很可能隨時家破人亡。
官場沒不透風的牆。現在楊博平已經打聽明白,原來縣尊赴任途中,差點兒遭強盜殺了。
是楊淩來了個英雄救美——雖然在他們眼中縣尊更有價值,可是據說當時楊淩就是個看熱鬧的,根本沒打算替縣尊出頭。是縣尊如花似玉的女兒,忽然喊小和尚幫忙,楊淩才挺身而出。
至於藍珊小姐為什麼認識小和尚,版本頗多,但是都經不起推敲。可是明白無誤的是藍珊這個美女一喊,楊淩立刻就路見不平一聲吼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就算藍疇是金榜進士,官宦世家,國家要員,也在這亂世難以自保。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個時代官府失去了對社會的掌控力,那些“俠”越來越猖狂。
他們哥倆就是鄉間士紳,眼看大廈將傾,縣尊都要交好的人他們還能視而不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哥倆又研究再三,終於決定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全力幫助楊淩。就算這次楊淩投資失敗,也算落個人情。更何況楊淩自己要去張羅銀子,不花他們的錢呢。
他們原以為楊淩能帶回三五千兩銀子就不錯了。一萬兩銀子就算晉商大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會借出去。
就楊淩不名一文的身家,幾百幾千兩銀子算投資,上萬兩銀子押他身上就是賭博,值得嗎?
可是楊淩真就帶一萬兩銀子回來了。雖然跟著回來的還有十來個押銀的彪形大漢,可這些人一看就不是來監督這筆銀子使用的,而是對楊淩言聽計從。
尤其是其中有兩個和楊淩一樣短髮的,明顯是和尚轉業,難不成一樣是大通寺楊淩原來的手下?這就耐人尋味了。
楊淩回來的時候,楊博平當時藏了個心眼,他可沒急著上前。
他是一個明眼人,偷著觀察了一下,終於他看到顧小三和來的兩個短髮傢伙拍拍打打很是親熱。他就心裡有了覺悟:楊淩在武院的手下,很可能另外有一股勢力藏在暗處。
這股勢力能輕輕鬆鬆出幾百勞力,輕輕鬆鬆出一萬兩銀子,這就好辦了。以後來了幾百人嘴肯定不嚴,什麼事打聽不明白?楊淩口風再緊也沒用。
楊博平向大哥說了自己的看法,楊博文一時無語。隔了一會兒才問道:“楊淩在大通寺的經過我打聽得清清楚楚,掃蕩了很多賊寇是真的,自己做賊根本沒那時間,他那嫉惡如仇的個性也不可能。算了,咱們還是別鹹吃蘿蔔淡操心,早點兒歇吧。”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