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背《尚書》,”沈元坤抬起頭,“不過,題既然是你出的,自然要你先背。”
錢家和吳家人在一旁聽得有幾分驚愕。
沒想到兩個孩子真的要背《尚書》。
……
一個七歲,一個九、十歲的孩子在一起背《尚書》。
旁邊站著楊敬和松山學堂的松先生。
國子監的學生靠過來。
邱章在背《洪範》。
邱章站直了,神情有些得意,張開嘴就背下去,“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
就憑一篇洪範,就能讓沈元坤一敗塗地。
圍在四周的人互相看看,真的就背上了尚書。
標準的背誦,聲音十分的清楚,字正腔圓,松先生聽得精神煥發,這就是他喜歡邱章的地方,隨時隨地都能讓他驚喜。
邱章背了大段,轉頭看向沈元坤,“箕子曰三德都是什麼?”
邱章問完得意地看向沈元坤。
三德,是最容易混淆的,孔子也說三德,突然之間這樣問起來不一定能弄清楚。
沈敬元有些著急。
松先生微微一笑,邱章就是聰明,邊背邊看著沈元坤,等到沈元坤抬起頭看楊敬的時候,邱章的聲音戛然而止。
明顯是挑了沈元坤肯定不會的地方去問。
邱章覺得自己肯定是贏了,先生才講過《論語》中的三德,沈元坤定然會弄錯。
邱章剛想要得意洋洋地去看父親,只要他贏了就能用藤條在眾人面前打沈元坤,想想這個他覺得身上被打的地方都已經不再那麼疼痛。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兇於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沈元坤的聲音傳過來。
邱章漸漸張大了嘴。
沈元坤背的一個字都不差。
不光是邱章驚訝,松先生也露出詫異的神情。
論語背誦的這樣熟練,口齒清楚比邱章自強不弱。
沈元坤話音剛落,看向邱章,“先生才教了論語。你是不是覺得我應該背,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邱章乾燥的嘴唇動了動。
沈元坤道:“那我也問你一個問題,孔子曰凡天下有三德,君子有三德,箕子曰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有三德,涑水先生曰人君之大德有三,君子為政。該以何為先?”
七八歲的孩子居然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這不只是背書那麼簡單。
沈家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
松先生張開了嘴。
連站在那裡的楊敬臉上也浮起了笑容,松山還真的以為兩個孩子背背書這樣簡單,多少年沒見。松山不但沒有長進,品行還不如從前。
國子監不少的學生圍過來。
所有人都在議論那個垂髻小兒提出的問題。
天下有三德,君子有三德,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有三德,人君大德有三,這是要讀多少書才能一口氣說出來。
君子為政,該以何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