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宜之計?”糜竺聽到陳勐的話後,十分的驚訝。
糜竺不解的問道:“公幹此話何意?難道公幹還有其他後手不成?”
在陳勐向糜竺提出,要借用糜竺運送貨物的船隻去濰水上航行一次時,陳勐就已經將借用船隻的目的告知糜竺了。
糜竺如今自然是願意為劉備做一些事情的,也好為自己以後加入劉備陣營後,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本。
所以糜竺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陳勐的要求。將自己這一次帶來的所有船隻都交給了陳勐。
從將船隻借給陳勐時,糜竺一直都以為陳勐這樣做就是為了幫助簡雍,讓簡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但是,經過剛才的那一番交談後,糜竺發現自己想的好像不對。陳勐這樣做,好像不僅僅是為了幫助簡雍。
陳勐反問道:“子仲,我們這次乘船,從濰水順流而下,壯觀不壯觀?”
“壯觀。”
“吸引人的注意不?”
“吸引。”
糜竺說完後,心中又說了一句:“反正吸引不了我的注意。這樣的場景,幾乎天天見,有什麼好壯觀的。”
陳勐隨後笑著說道:“能不能將反賊的目光都吸引到我們的身上?”
糜竺想了想,然後說道:“上百艘船,兩萬人,這聲勢,應該能將反賊的目光全部吸引過來。”
陳勐說道:“現在反賊的目光可都是匯聚在了我們這裡,其他的地方反賊可就注意不到了喲!”
糜竺聽到後,猛然一驚,吃驚的問道:“難道劉相還派了另外一支軍隊不成?”
“是的。算算日子,現在應該距離都昌不遠了。”
趙雲在接到劉備命他率領五千精兵繞道壽光前往都昌的命令的當天夜晚,就率軍出發了。
田豫和賈詡兩人率領剩下的五千士兵繼續待在東安平,以偽裝成大軍還一直待在東安平的樣子。
從東安平前往都昌,直線距離有兩百里。趙雲率軍繞道壽光前往都昌,一下子將行軍路線增加了近百里。
古代行軍,在保證軍隊戰鬥力的情況下,一般也就日行三十里左右。再多,士兵可就要罵娘了。
趙雲出發時,命令手下的五千精兵,沒人先攜帶五日的乾糧,到壽光後,再補充乾糧。
此時的樂安國已經被劉備拿下,壽光這裡也歸劉備所有了。壽光的守將就是劉備當初派往鄒平的常時。
自從拿下濟南國的這段時間以來,劉備對常時表現出了充分的信任。拿下濟南國時,讓常時駐守鄒平,看守濟南國的北大門。拿下樂安國後,然後用讓常時駐守壽光,看守樂安國的東大門。
常時在接到劉備的任務後,就密密的在壽光準備著趙雲這五千大軍的乾糧。
等到趙雲抵達壽光時,根本沒有在壽光停留,拿上常時早已準備好的乾糧後,繼續向東前進。
向東走沒多久,就進入了北海國。
劉備讓趙雲走的這一條道路,有一點好處,就是在過了壽光之後,一路向東就能抵達都昌,沿途並沒有什麼城池需要趙雲去攻克。這樣就以最大可能的隱藏了趙雲的這支軍隊。
從壽光一路向東,走到第三日的時候,趙雲遇到了一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