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的試卷入手,這位禮部尚書的眼前先是一亮。
好字!
玄商王朝科舉試卷的標準字型乃是正楷。
這麼多年孟語堂見過不少布衣學子的字跡,布衣學子之字一般長於行楷,而弱於正楷。
這主要是因為布衣學子的境遇較為貧寒,無優質的文房四寶,平日裡練字一般都是採用以水為墨,以石為紙,對於正楷字型的聯絡天然便有劣勢。
但此子字跡工整,橫平豎直,顯然下過一番苦功夫,僅憑這些字跡,便能斷定寫字之人的心性極佳。
展開試卷繼續看去,孟語堂的眉毛逐漸皺了起來。
僅僅看了一半試卷,孟語堂便放了下去。
“差強人意!”
一句簡短的點評脫口而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點評,其實還真的不是宋林的前半張試卷寫的不行。
還是因為出身!
這前半張試卷大談了一番布衣學子的艱難處境!
若是放在國子監或者江南書院出身的學子試卷之上,其實足以進入前三甲,但是由於宋林乃是布衣學子,孟語堂不由自主的覺得此番言論乃是指桑罵槐!
一旁的科舉司老主司自是明白孟語堂放下試卷的原因,緩步上前重新拿起試卷,指向其中一句話。
“尚書大人,請勿著急,我剛見到見班長試卷之時也是覺得此子思想過於偏激,但是督導後半部分,卻是別用洞天!”
“哦?”孟語堂問道:“何出此言!”
“尚書大人請看!”
老主司指向其中一句話,道:“此句乃點睛之筆,有了這句話的存在,將整篇策論的立意拔得極高!”
孟語堂順著老主司手指的方向看了去,眼前再次一亮!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好詩句!
這讓孟語堂提起了再次看下去的興趣,拿起宋林的試卷繼續品讀起來。
“好,好,好!”
通篇讀完,孟語堂連道三個好字,而後青毫點赤,在宋林的試卷之上打了一個對號,有將那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單獨圈了起來。而後吩咐道:
“就這三張吧,先謄錄初榜,然後將這三張試卷送到宮裡呈交陛下!”
......
吃過午飯過後,溫酒三人就早早的來到了禮部之前,等待著初榜成績出來。
所謂初榜,便是科舉正試的結果,將會公佈出所有中選的學子,但榜單之上並不包括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