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節,細分很多種,最普遍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問候。
親戚朋友熟人,見了面後,彼此問一句“吃了嗎”“去哪裡”等之類的客套話,以避免見面不聞不問,形似陌生人,那樣就顯得生分了!寒暄幾句,則很快能叫彼此的距離拉近,增進感情。
同輩人之間的禮節,多半是抱拳作揖,女子微微屈膝做個萬福。
向不是親戚的長輩行禮,要彎腰做拜,叫做打恭。
向親族長輩行禮,則要跪拜。
自古以來,雖然這些禮節繁瑣,但叫人們知道尊老愛幼,顯得很有禮貌。在官場上,下官見了上官,要行禮做拜,否則會被視為目無尊長,要被挑刺找茬,官職不保。
若是都丟棄了禮節,則人人都是驕傲自大的莽夫,不懂得謙卑!
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些繁文縟節被視為封建糟粕而摒棄,但對於簡單的禮節一直保持。不行跪拜磕頭禮,但彎腰鞠躬、見面握手的禮節還是有的!
新郎官見我話說到一半不說了,就追問。我說道:“你放心,這裡絕對不是小三培養所,你大可放心的去選擇。”
“女鬼剛才對你說了什麼嗎?你之前不是打算告訴我的,怎麼又不說了?”
“糊塗點好,別老活的那麼明白,太累!”我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新郎官,你這傢伙算是有福氣了,隨便伸手指一個,都會是個好媳婦的!
走到大堂內,那些彬彬有禮的弱女子張羅了一番,讓我們排好隊挨個在座位上坐下來,誰也不準亂走動。
就算想要亂走動,柔弱的女鬼這般有禮貌的行為,叫人看著楚楚可憐,也不忍心違逆她們的意思。
等到所有前來的人都坐好,柔弱的女鬼全部跑到後堂,爾後簇擁著五個新娘子走上前來,說道:“新娘子準備好了,請新郎官挑選吧!”
新娘子身穿的喜服統一,只是在衣袖、領口等位置花邊呈現粉紅色,五個新娘子先是盈盈下拜了一下,之後便靜止站立不動彈,不發出任何聲音。
大堂中不見有穿官袍官帽打扮的人,大傢伙覺得這裡跟當官的不沾邊,便就又將之跟小三聯絡在了一起。
“新郎官,我懷疑這裡面有貓膩,你可別喜當爹啊!”許多人一邊吃著喝著,一邊多嘴著。
新郎官本來就有這懷疑,此刻皺起了眉頭,問道:“關於新娘子的身份,能否先告知?”
“告知,那麼新郎官的選擇必然前後不一,這可就不是你內心的初衷了!還有,我要告訴新郎官一件事,此次擇親,就只有眼前這五位新娘子,可沒有第二批人給你換了,你要是不把握機會,以後有你後悔的!”那些說話輕柔動聽的女鬼不緊不慢的說道,這情形越發叫人懷疑是故意吊人胃口。
新郎官更糾結了,撓著頭皮說道:“你們這樣飢餓營銷,明顯是要把這幾位新娘子快點推銷出去……”
“新郎官這是說哪的話,我們的意思,說的很明白了,是因為人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