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頭老太太現在年齡大了,身體已經出現了毛病了,他們自己照顧自己真的很困難,我又工作在外地,你看你們誰把他接到家裡,哪管給做頓飯都可以,身邊有人照顧起來是不是也很方便的,我在外地也省了一份心。
老大說話了,我那房子是倒不出來的,大兒子結婚住在西頭,我們夫妻住在東頭,而且過年過節的時候,二兒子還要領著媳婦兒,從外地回來。
家裡實在是不方便。
老二還是堅持幾,說自己分家的時候,沒有得到什麼,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白手起家幹起來的,說這時候找他就不應該拿這這那那的。
農村人不就是這樣陳年舊賬的,梳起來不就是沒完嗎?
老孫也是有個兒子的,那是堅強給兒子成了家。
但當時倒是沒有說什麼的。
老五說他住在城市裡,老頭老太太接去實在是不方便,最後研究決定了,老三把老人家接了過來。
這樣老人暫時是安頓下來的。
就在那年的秋天,他們的我兒子出了事情,城裡的樓也沒有了。
還是回來種地了,但是那是老五的房子已經賣了,已經沒有了去處。
兩位老人為了老五有一個圓滿的家,把自己的房子轉借給了老五處,這樣不就體現出了老人為兒女操心的價值嗎?
但是那個老五真的沒有感恩之心的,最後給了兩個老人,1萬1萬元錢,就算把那個房子買了下來吧。
後來老三的日子。
過得越來越好了,因為他的兒子學了廚師,你說有些出血了,他的兒子回來準備在家裡做一番事業。
這樣房子,得住處就有點緊張了。
3月2日就和老五研究決定,說把老人的接到老五那裡。
老五當時是同意了,因為他不同意他所佔老人房屋的問題,哥幾個也會說話的,老人去了那裡之後。
還是個人做的吃,但最低的限度給身邊有人了,有些事情是能照顧一下的,但是好久不長,後來老太太也得了病,診斷為尿毒症,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期間。
效果也不是那麼太好的,沒有辦法只能回家來維持。
每隔一個星期還要去醫院化療,這樣下來。
”那夫妻的生活就比較困難了,老頭子不能動了,老婆子又得了這個病,這在農村來說是十分難忍的,再說治療費的那個費用是很高的。“
這時候才能真正的見證人心了。
哪個都不願主動來出錢,老人沒辦法送個幾個軍團吧。
但是各取各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我到那裡,大兒子已經結婚了,可是又離婚了,這個負擔是不小的,所以呢,在那裡出錢是很困難的。
而且大女兒媳婦也說分家的事情,那時候要是老人不給你了,不給錢了的。
兒子那裡更不用說了,總有各種理由來推脫這個事情,生兒子還算可以,你說拿多少錢我都拿。
老四那裡是可以的,可是這個老五說,老人在他那裡如何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