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俞,實驗結果怎麼樣?浩然的誘導方案可重複性高嗎?”
酒店裡面,孫輝正緊張的連線國內實驗室,王教授和吳倩文則站在一旁,同樣心中忐忑。
研究員俞敏華,是孫輝實驗室的助手,動手能力很強,擅長各種實驗方法,在之前的實驗課題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俞敏華厚厚的眼鏡片下,小眼睛露出了光芒。
“孫哥,成了!在恆溫培養14個小時後,神經元確實出現了誘導分化的趨勢!”
小俞拿著一沓報告,“而且之前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做nfkb時,遇到的轉導異化現象,使用現在的結構模型也可以完美解釋!
甚至,孫哥、王教授,我覺得我們以這個模型為依託,對過去的訊號轉導的研究進行擴充套件,應該能得到大量有價值、有深度的新發現!
當然,如果想要得到更加可靠的實驗結果,最好再等32小時,以及後續的動物實驗進一步驗證……”
“好,你繼續實驗,有結果立刻通知我們!”
孫輝結束通話了影片,“王頭,您看?”
“實驗歸實驗,但我們不能傻等!”
王斌知道,此時此刻,在實驗室做神經元誘導分化驗證性實驗的絕對不止自己這一家實驗室。
歐洲的同行們也一定得到了第一手資料。
32小時,王斌是不準備再等了。
他從口袋中掏出了手機和張子凡的名片,撥號打了過去。
……
兩天後,瑞士的蘇黎世國際機場,走出了一群亞洲人。
張子凡與王斌教授有說有笑的走在最前面,孔祥、袁強、吳倩文、孫輝等人緊隨其後。
老刀和吉娜則扛著眾人的大包小包,氣喘吁吁地跟在最後面。
走出機場後,王斌教授還在苦口婆心地說道:“張院長,咱們兩家合作,真是非常合適!“脊髓腦功能研究”的共建專案一定要儘快放上議事日程啊!”
“好說好說,只要研究地點放在浩然醫學院其實是醫高專),成果共享完全沒問題呀!老實說,神經元的研究只是未來我們浩然大學攻堅專案中的一個小方向而已……”
張子凡滿嘴跑火車,但王斌一點都沒有質疑的心思。
因為有一點張子凡沒有說錯,那就是比起核膜系統之外的大分子物質表達這一研究課題,神經元的誘導研究確實算不上什麼有吸引力的專案。
況且這兩天,張子凡不經意間接了福奇好幾次電話,隨口流露出的內容,也讓王斌心驚肉跳。
這位從川北開始一鳴驚人的年輕人,能量和野心真的不小啊!
不過王斌不知道的是,張子凡給福山發資訊的時候,也總是“不經意”地附上了他與王斌教授團隊的合影。
能夠成為中國唯一一位籍英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斌教授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就這樣兩邊拉虎皮之下,張子凡的江湖地位也愈發水漲船高了。
……
聽到福奇博士的“良師益友”、“忘年交”張子凡張院長,金口玉言答應了專案合作的提議,王斌懸著的心也放下一半了。
雖然自己馬上就要學而優則仕了,但手下那麼多學生還等著新課題、新專案呢。
家長式的導師與學生的關係,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也就像是人治與法治一樣,不是說人治一定不好,而是人治的主觀變數太大了。
家長式的導師、學生關係,常常導致導師對學生的剝削,甚至出現非常惡性的事件。
但也不能完全否認,有一些道德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導師,在享受到學生待自己如家長的尊敬和服從之後,也發自內心的將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