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癌灶,可以說簡單,也可以說不簡單。
習慣上,惡性腫瘤可以分為癌與肉瘤。
癌細胞由上皮細胞突變而來,肉瘤細胞由肌肉、結締組織等細胞突變而來。
而這例唇癌,就是由唇部的上皮細胞,長期受到強烈短波紫外線照射,而導致突變出現的。
用人話來說就是唇癌細胞本身與周圍正常的面板、唇紅細胞都是同源的,交界處極其混沌。
因此必須做擴大切除。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
但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錯殺不能無限錯殺下去,錯殺八千行不行?
錯殺一萬行不行?
錯殺三萬行不行?
我把整個頭剁下來,確保癌灶完整切除,行不行?
答案當然是不行的。
如何在減小損傷與防止癌細胞遺漏之中權衡,就是考驗一個醫生水平的關鍵。
特魯多教授拿著攝像機的手微微有些冒汗。
這一次張子凡能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對於他來說也很關鍵。
這兩年覬覦特魯多這個主任位置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了,他急需要一次地位的鞏固。
然而,當張子凡落刀的時候,特魯多幾乎要驚訝的叫出了聲。
只見張子凡第一刀,幾乎是貼著癌灶邊緣過去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相差最多不超過4毫米!
這是什麼情況?
這個中國醫生難道為了博人眼球,想要搞個大新聞嗎?
雖然是腎臟病方面的醫生,但特魯多也知道,如果這樣切割一個癌灶,有著極高的風險。
首先,肉眼看上去是正常唇組織和面板組織的地方,裡面可能已經浸潤了癌細胞。
你這樣貼著邊緣切割,無疑有很大機率遺漏那些浸潤擴散的癌細胞。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當你用刀切過這樣的危險區的時候,刀刃上也有可能沾染上癌細胞。
那麼當你切下一刀的時候,即便是切在正常組織裡面,刀刃上的癌細胞也會被轉移到正常的組織裡面,重新生根發芽,形成一個新的癌灶。
在醫學上,將這樣的情況稱之為腫瘤細胞種植,或者叫種植轉移,是一種很明顯的醫療過錯!
眼前這個被自己抱有希望的年輕人,居然起手就出現了這樣的失誤!
這時候,同在一旁旁觀的印度裔醫生羅素,同樣驚恐的叫喊了起來:“張,你不能這麼做,你這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我會一五一十的向病人家屬彙報!”
張子凡皺了皺眉頭。
對於張子凡的醫術早已無比信任的袁強,立刻用生疏但是很有力的英語說道:“安靜!別打擾我們主任手術!冰凍切片將會證明一切!”
聽到這話,羅素點了點頭,但還是沉聲道:“如果冰凍切片發現有癌細胞遺漏,我將立刻向家屬說明情況,並且要求獲取這臺手術的執行權,儘量彌補你們的過失!”
張子凡笑了笑,沒想到這個三哥還挺可愛,有作為一名醫生的擔當。
“謝謝你,dr.羅素,雖然你的未雨綢繆毫無價值。”
說著,張子凡落下了第二刀,這一次,刀口距離病灶相差了足足1.2公分。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