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凡點點頭,比起ct機這種大硬體的差距,手術室相對來說差距就要小很多了。
比如說手消毒裝置,比如說除顫裝置,比如說無影燈……
這些東西,浩然醫院的並不差。
無非就是規模小了些。
能完成全麻手術的手術室只有兩個而已。
不過於此同時,【初級手術室】的特性有一點點雞肋。
【人文關懷:醫生護士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來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一樣!】
【人文關懷】這個建築特性對於手術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只能消除患者的恐懼,讓他在等待手術,以及術後甦醒的時候,感覺到回家一般的溫暖。
從就診體驗上來說,這倒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只可惜張子凡更希望擁有增加手術成功率的技能。
不過仔細想想,這確實不太現實。
想要提高手術成功率,還是得依靠培養職工手術水平來實現。
換好衣服,張子凡透過內走廊,來到手術間。
“麻醉醫生還沒到嗎?”張子凡皺起眉頭。
與大多數民營醫院一樣,麻醉醫生是最緊缺的職位。
在很多公立醫院,麻醉醫生待遇不如同級別的外科醫生,而且經常被外科大佬呼來喝去。
但在私人醫院,麻醉醫生絕對是香餑餑。
道理也很簡單,本身麻醉醫生不與患者直接接觸,社會認知程度低,但肩上的責任卻不低,有著難以取代的獨門技術。
在公立醫院,手術大,難度高,外科大佬有底氣去懟麻醉醫生。
但在民營醫院,大部分手術不是醫療美容,就是人工流產之類的,本身技術難度就不高,相比之下,反而是事關醫療安全底線的麻醉醫生,顯得更加重要。
於此同時,由於民營醫院“風險”更大,外出學習、深造的機會幾乎沒有除非簽訂十年以上的賣身契,否則是沒有老闆會送職工去進修的),職稱晉升困難,因此願意在民營醫院就職的麻醉醫生很少。
反正張子凡招聘了好幾次,都沒有招聘到滿意的醫生。
好在醫療市場上早就有了解決之道,那就是近年來盛行的醫生“走穴”。
麻醉醫生因為工作性質,走穴更加方便、靈活。
張子凡之前就與臨近的市三醫院麻醉科聯絡過,一旦有手術,就請他們的麻醉專家來幫忙。
然而原本約定好的專家,似乎放了鴿子。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