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朝堂上突然傳出流言,說當初龍封卷軸上寫著的,是琅琊王蕭若風的名字,本來只是小道訊息而已,可沒想到在有心者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訊息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
事情愈演愈烈,有人說當年是你父王謀權篡位,搶了本該屬於琅玡王的帝位,朝堂上人心惶惶。
然後就有人上奏,說琅琊王麾下將軍意圖謀反欲扶持琅玡王上位,這本來是沒有什麼人信的,可緊接著,上奏的大臣也離奇死亡了,所有人的矛頭都指向了琅玡王。
為了自證清白,琅玡王只得遣散幕僚,交出兵符放棄兵權,自願禁足王府,接受調查,可這一查,卻又憑空多出了很多不利於他的證據,他們甚至還在琅琊王的別院中搜出了龍袍。
就在昨日,陛下已經親自下令,將琅琊王收押,他麾下的親信幕僚也受到了打壓,情況不容樂觀····”
蕭楚河聽著姬雪的陳述,沉默不語,說實話,就憑剛剛姬雪所說的話中,他都發現了很多疑點,這個事件明顯透露著陰謀詭計。
單就一條,琅琊王若是真的想造反,根本不需要將兵符交出,有幾十萬琅琊大軍在,誰人是他的對手?
很明顯,暗中有好幾撥勢力在推動,就連明德帝自己,恐怕也是在順水推舟。
姬雪看到沒有任何震驚的蕭楚河,問道:
“你先前就讓我留意琅琊王之事,是不是早就料到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蕭楚河點了點頭,說道:
“一個帝王有心打壓位高權重的王爺,會有很多人願意遞刀子的,做皇帝的,有哪幾個是會顧念什麼手足之情的,小雪,我要回去一趟了!”
琅琊王入獄,自己是沒有辦法不管不顧的,現在是不得不回去了。
聽到蕭楚河如此說,姬雪也是眉頭緊皺,他是知道蕭楚河劍仙的身份的,對方實力至少在半步神遊,可正因為如此,她才擔心蕭楚河的迴歸會讓天啟陷入動盪。
更重要的是,此番回去,肯定會夾在自己的父皇和王叔老師之間,搞不好兩頭都做不好。
姬雪說道:
“我父親說,琅琊王希望你不要回去,他了解你的性子,一旦向琅琊王求情,陛下一定會震怒,到時候連你的王位可能都保不住!”
姬雪何其聰明,她很清楚,現在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就算皇帝想要放掉琅琊王,那些遞刀子的人肯定不會同意的,別的不說,就是赤王和白王兩人,都非常希望蕭楚河身後的靠山少掉一座。
蕭楚河搖了搖頭,說道:
“不管怎麼說,王叔是我的老師,有些事情我必須要去做才行,至於這個永安王,還是這個六皇子,做與不做,倒也無妨!”
蕭楚河的坦蕩,讓姬雪動容,有些人身居高位,卻人不忘記自己的底線,蕭楚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可以貴不可言,又能平澹隨和。
不知道為什麼,當她聽到蕭楚河說不做什麼永安王時,心中竟然有那麼一絲竊喜,那種感覺,連她自己都說不上來。
姬雪說道:
“既然你已決意如此,那我也不會攔你,你準備何時啟程?”
以她對蕭楚河的瞭解,早就清楚的知道對方的選擇了,早在剛剛,她就已經讓人準備了馬匹。
蕭楚河輕輕一招手,一柄劍自劍山飛來,盤旋一圈之後,懸停在了他的身前,只見蕭楚河輕輕一躍,便立於劍上,自身的重量並沒有讓劍落下,而是依舊懸浮於空中。
“我現在就回去,小雪,你和我一起回去還是?”
姬雪明顯一愣,有些看不懂蕭楚河的操作,問道:
“這裡距離天啟可是好幾千裡,不用我準備幾匹快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