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莽道德宗,位於北莽的西北部。
道教一直是北莽的國教,因此道士在北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很多德高望重的道士一言便能定很多達官貴人的生死。
在北莽江湖,道德宗的地位甚至還在棋劍樂府之上,當然,地位太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在道德宗的挑唆下,北莽近期展開了一系列的滅佛行動,企圖讓自己一家獨大,導致這裡的佛門弟子步履維艱。
這道家與佛門的奧義本就不同,本來應該共同進步的,道德宗這種做法在趙楷看來已是落了下乘,走向沒落也是必然的。
趙楷一路不緊不慢的朝道德宗飛去,每每遇到城池,趙楷都會稍作打扮一番,變成平民百姓的樣子進入城中。
品嚐一下當地的美食,亦或是在有說書人的酒樓點上一壺好酒,幾碟小菜,然後一坐就是半天,聽說書人講述自己的光輝事蹟,當然,也有可能是講別人的事蹟。
趙楷修道的時間也不算長,但是兩世為人的他還是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修道講究的是心境,清淨自然,水到渠成,越是著急效果反而越差,無論何時倒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正道。
所以趙楷這一路吃喝玩樂絕對不是因為喜歡玩,而是把他當做修道的一部分,嗯,就是這個道理。
一路磨磨蹭蹭的趙楷似乎找到了自己第一次騎著毛驢遊歷江湖的感覺,那時候的他沒有任何的名氣,走到哪裡都沒有人認識。儘管如此遊歷的日子也過得十分的輕鬆自在。
從十八歲開始,趙楷便開始了遊歷,前前後後加起來,遊歷的時間也有五年了,五年來,趙楷很多時候都是在路上度過的。
這五年的時間裡,他認識了很多很多的人,也做出了很多轟動天下的事情,也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
誰又能想到,五年前還籍籍無名的趙楷如今會成為名滿天下的文武全才呢?能夠成就這一切,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這幾年時間裡他一次又一次的遊歷江湖。
走的路越遠,收穫的也越多!
這一刻的趙楷,突然有所明悟:何為道?
我趙楷腳下的路便是我的道!
趙楷的儒釋兩教已經圓滿,唯一還差不少的只有道門了,趙楷一直覺得,道門不曾圓滿,就沒有辦法真正的三教合一,但說實話,趙楷之前一直連要選擇什麼樣的道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會的東西有點多,天道會一點,劍道會一點,人道也會一點,地道也會一點,幾乎都只是小成而已,有時候他都懷疑這樣下去,自己真的能夠指玄圓滿嗎?
既然無法圓滿,那是不是就不能三教合一了,現在想想,趙楷發現,此前的想法都是錯的,三教合一,那是徐鳳年的道,不是我的,我所學的,又何止是三教?
沉澱過往的趙楷,終於在自己的道上有了更進一步的領悟。大道三千,我趙楷不需要走別的道,不全學呂祖感悟天道,不全學那劍神只修劍道,不全學王仙芝那恢弘武道,也不學黃三甲那氣運之道。我趙楷要走的,是那合一之道。
不管是什麼樣的道,到最後不過是為了最求更高的境界罷了,大道歸一,趙楷要融合的,有何止是這三教,符道,天地人之道,武道,都只不過是我編織大道的一部分罷了。
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但雨滴落入趙楷身前一尺之處時卻不由自主的換了一個方向,一滴都未曾落到趙楷身上,趙楷並沒有動用任何真氣或者精神力,但這雨水就這麼被趙楷攔在了外面。此時的趙楷,彷彿與天地自然融為了一體,舉手投足間彷彿有一種莫名的道蘊。
趙楷終於在自己的道上踏出新的一步,他把這個道,命名為合一道,走出這一步之後,趙楷身上的三教氣息便突然模糊起來,再也分不清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