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的行動,一直都是軍情司的重點偵察專案。
一個月以後,陸陽的大案上出現了一份報告。
“趙宋朝廷離開永州,正往東南方向遷移,預計其目標為廣南東路治所廣州城。”
與此同時期還有另一份報告也送到了齊州。
是關於西夏戰事的情報。
“魯秦兩位將軍圍城數月,已陷西夏首都興慶府。
城中並未找到西夏皇帝李乾順之蹤跡。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據戰報所示,城破之時,李乾順與察哥率領城中所有精銳突圍而走。
一路往西進發。
目前推測其目的地很可能是南路經略司西涼府。
不排除穿過河西走廊,進入西域的可能性。
其具體動向及目的,軍情司尚在刺探,訊息到時,第一時間呈交天闕。”
隨後還有魯智深和秦明聯合發來的戰報。
杜壆建功立業的時候,魯智深和秦明也沒閒著。
西夏在宋遼金齊四國混戰之中長期處於中立。
其兵力較之政和年末,非但沒有下降,反倒上升不少。
宋朝長時間陷入內憂外患,給了西夏喘息的機會,讓他們得以休養生息。
事後又在宋金之戰,金齊之戰中撈了許多好處。
陸陽知道西夏不算是什麼強敵。
但不管做什麼,都要從戰略上藐視對手,從戰術上重視對手。
所以他才會派遣兩路上軍,夾擊西夏。
為的便是獅子搏兔,一擊制勝。
事實證明他的考慮沒有問題。
兩路上軍分別前進。
西夏的兵力最多可以阻擋其中一路。
一旦分兵去擋,只會讓兩路防線齊齊崩潰。
這就是戰力的差距和動員能力的差距。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河套地區很快落入齊軍之手。
兩軍渡過黃河之後又經過數月圍城,拿下了西夏的首都興慶府。
西夏已經處於半亡國狀態,和當年天祚帝流亡時期差不多。
陸陽開啟了戰報。
“臣魯智深,秦明,啟奏陛下:
據大軍抵達興慶府,已有接近半年。
軍士們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每日勤練武藝,巡邏不停。
終蒙天恩浩蕩,興慶府糧草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