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儀式的時候還用這枚玉璽當過道具。
因為齊國有自己的玉璽,陸陽用習慣了,沒有改印的打算。
這枚傳國玉璽就和其他各國的玉璽一起作為收藏,儲存在了齊王府中,放置在了陸陽身後的架子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總不會是趙桓早就猜到了自己會被齊軍突襲,所以提前準備了一個假貨吧。
要是他真能猜到這種程度,也就不會被抓了。
讓陸陽最為在意的,還是趙構在軍事上的改革。
他仿照齊軍的軍制和訓練方法又拉起了二十萬兵馬。
聽起來十分唬人。
但是兵馬不會憑空變出來。
他得先招兵,招完兵以後還得再練兵。
等軍隊初步有了紀律性,軍士們上了戰場之後不會手忙腳亂了,才可以投入作戰。
陸陽大概計算過,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
只訓練幾個月不到的新兵,就算有老兵帶領,也完全發揮不出應該有的戰鬥力。
目前看來還沒有必要擔心。
那些新軍八字還沒一撇呢。
目前的宋軍還是那隻一碰就碎的弱旅。
但是趙構已經意識到了己方的不足,並正在做出改變。
如果不趁著對方虛弱,趕快將他打死。
等他這些新兵練出來了,說不定還真會讓宋朝再苟延殘喘上幾十年。
陸陽立刻下旨,著兵部與中書省速速擬定對杜壆等有功將領的封賞。
同時命杜壆儘快打破杭州。
聖旨已下,封杜壆為平南候,前將軍,同知樞密院事。
李俊為定海候,同知樞密院事。
種冽、楊可世、袁朗、酆泰、黃迪、童威、童猛等將。
各封伯爵,加樞密院行走。
趙構再杭州即位的訊息,同樣傳到了在齊州生活的趙桓和趙佶耳中。
畢竟這種轟動的大事,會隨著人口流動,商旅的行走而迅速傳播。
兩人對此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宋朝宗室的直系已經只剩下趙構一人了。
由他繼承皇位,也是應該的。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