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早就想到了群臣會對遷都持反對態度。
所以他才沒有第一時間表明態度,想看一下都有誰最先跳出來。
不出所料,投降派領袖李邦彥,白時中,何粟,唐恪和耿南仲等朝廷高官紛紛反對。
連主戰派的張克公都不支援遷都。
耿南仲連忙勸道:“陛下,開封府乃我大宋百年國都。
朝廷之根基,廟堂之所在。
連歷代先帝都葬於此。
要是咱們走了,社稷倒塌,廟堂傾覆。
先帝寢陵被金人所擾。
後世會怎麼評價陛下?
劉御史竟敢勸陛下遷都,分明是想置陛下於不孝之地。
其心可誅。”
劉御史便是趙桓暗中找的發聲筒。
往日他是不敢如此的,但今天有皇帝在背後撐腰,他說話也硬氣。
“耿大人這話就不對了。
金軍圍城,陛下留在此處難道就能擋住金軍嗎?
連千軍萬馬都難擋金軍,陛下一個人的去留有什麼要緊?”
耿南仲還沒發話,主戰派的許翰便先開口:“陛下乃是東京的民心軍心。
陛下走了,東京人心瞬間就散了,那才是不可堅守。
只要陛下還在,大家眾志成城,金軍絕對攻不進來。”
劉御史火力全開,繼續跟幾人舌戰。
“笑話,金軍就算攻不進來,他們把城一圍,物資進不來。
我們就在城裡等死嗎?”
耿南仲道:“所以才要和金軍議和!”
眾人七嘴八舌吵個不停。
趙桓覺得誰說的都有道理。
但對於城破的恐懼還是戰勝了一切。
這也得益於投降派長年累月給他灌輸的金軍厲害,不可戰勝的思想。
眾人爭吵半天沒有個結果,最後只能請趙桓定奪。
趙桓道:“今日便先退朝,容朕考慮一番。”
眾官退下。
趙桓即位有好幾個月了。
他們也知道趙桓的脾氣,他很少會當朝做決定。
朝堂之上只是小小交鋒一次,下朝之後去御書房找趙桓灌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