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允迪獨自一人駕馬上前。
對著城牆上高喊道:“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有聖旨傳喻,太原知府與兵馬總管速速接旨。”
張孝純聽到了城下之人所言跟王稟商量了一番,便先放下一個吊籃,將他接上城來,再讓他宣讀聖旨。
路允迪坐在吊籃上登上城牆。
見眼前站著一文一武兩位高官,其餘人皆以兩人為首。
他就知這二人便是張孝純和王稟。
“張知府,王總管,我這裡有皇上聖旨一封,你們速速跪下接旨。”
兩人聞言,躬身下拜:“臣張孝純、王稟接旨。”
“前者宋金有隙,妄啟戰端。
今日新君登位,謀圖和平。
兩國已於東京城下籤訂和約,自旨意宣讀之時起,凡我河東官員百姓,需開門交城。
各地守將率軍返回河南。
不得延遲,望自悉知。”
張孝純聽到一半就覺得不對勁。
他連忙起身問道:“欽差大人,這新君是怎麼回事,聖旨又是什麼意思?”
路允迪解釋說:“月前,道君皇帝已經將皇位傳與了太子殿下,現在太子才是大宋的新君。
這便是新君下的聖旨。
至於聖旨的意思,張知府你這種聰明人,還能聽不懂嗎?”
張孝純聞言彷彿晴天霹靂,將他震在當場。
太原府被金軍圍困多時,外面的一切訊息他們都不知道。
現在剛剛得到朝廷來的旨意,竟然是要他們開城投降的。
對張孝純來說,天都要變了。
王稟起身上前,一把奪過了路允迪手裡的聖旨仔細看來,內容跟路允迪宣讀的一模一樣。
聖旨不管是材質,筆跡還是印章,都不似有假。
看來此人並不是金人派來的假欽差,朝廷是真的投降了。
路允迪連忙將聖旨搶了回來:“王總管,你這是幹什麼,強奪聖旨可是造反的大罪。
這次本官就不跟你計較了,你速速整軍,出城將太原交給金軍。”
王稟聞言搖了搖頭:“王某難以從命。”
路允迪見王稟如此,氣得直跳腳。
“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
違抗聖旨可是殺頭大罪!”
王稟虎目圓睜,一把拉住了路允迪的前胸。
“告訴你,少拿聖旨壓我,老子不怕死。身為國君便應該保國愛民,身為人臣則應該忠君守義。
王稟不算是什麼高尚之人,也知道外敵當前,當以大義為重。
聖上此舉,著實讓百姓心寒,讓幷州軍齒冷。
現幷州軍民以大宋家國天下為重,誓死不做金鬼。
朝廷竟然棄此等子民於不顧,有何面目以見天下,皇上又有何臉面,祭祀大宋朝歷代先帝。
這聖旨,幷州軍民堅決不受!”
不僅是王稟,他身後的幷州軍將領也是一個個義憤填膺。
王荀上前喝道:“我們為了大宋江山,百姓安危在這裡拼死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