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
主戰派的兩個主力意見不和。
皇帝明顯偏向主和。
大局便再也沒有爭論的必要了。
這兩天無論李綱怎麼講,趙桓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人前答應的特別好,一轉頭就把大量的金銀絲綢往金營裡面送。
這種態度把李綱氣得夠嗆,連辭職不幹這招都用出來了,卻還是拿趙桓沒有辦法。
种師道這幾天在朝堂上也是一言不發。
不過從黃河沿岸陸續趕來的船隊卻證明了他把皇帝說的話放在了心裡。
皇帝對他尤為信任。
眾人都頗為驚訝,不僅是驚訝种師道改變的速度,還驚訝於他的工作效率。
一般人去拘刷船隻,一般都要派出大量人手,從那些漁民手裡索要。
索要不成就得強行奪取。
有些聰明的漁民還會提前把船隻藏起來。
這項工作並不輕鬆。
所以皇帝看种師道願意主動承擔的時候才會那麼高興。
眾人都以為就算种師道再怎麼不擇手段,也得十幾天才能湊夠幾百條船。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找來了四五百條大小船隻。
還有自願過來當艄公的漁夫。
金軍見河津停滿了宋朝準備的船隻,當時也放下了戒備之心。
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撤退。
趙桓先後派出了數位信使到河東去,讓那些還在抵抗的城池守軍立刻投降。
完顏宗望這才滿意的將兵馬收了回來。
二月中。
東路金軍因為各方面原因不得不退回國內。
但他們卻依舊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逼宋朝簽訂了屈辱和約,割讓了兩河大片領土,還成功勒索到了用幾百輛馬車都裝不下的金銀財寶,古董字畫。
這些錢能讓金軍再次組建一隻規模高達十萬人的大軍。
讓金軍的機動兵力擴充將近一倍。
等下一次金軍再來。
軍隊規模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只有區區六萬人馬。
很可能是二十萬人以上的龐大軍團。
完顏宗望立馬於毛駝崗上,觀看著對面那繁華的東京城。
“下一次,下一次這座美麗的城市,終究會臣服在我的腳下。”
他扭頭看向了畏畏縮縮,不敢上前的肅王趙樞。
“你說是不是?”
趙樞不敢回應,只敢低頭。
完顏宗望心中暗歎,這才是宋朝皇族該有的樣子。
先前派過來的那個趙構肯定是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