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活著在位的時候主張“括”土地。
在他死後,接班者李彥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彥將楊戩之前收括的土地全部併入了西城所,三萬四千多頃的土地從此間接的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他的做法讓百姓們從此流離失所,破產的人不計其數,有的人早上的時候還是富豪的人家,可是到了晚上就成了街上乞討的乞丐。
更因為這些土地,李彥毒辣的殺害了上千個無辜的百姓,讓人們恨得牙癢癢。
如此一個只懂得溜鬚拍馬,中飽私囊的狗太監,能懂的什麼叫軍事?
他會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哄皇帝開心。
命劉法迅速進軍,繞過大名府的聖旨是趙佶親自下的。
並沒有經過中書門下。
再說了,就算經過中書門下。
宰相王黻也是個溜鬚拍馬的奸賊。
他看得出趙佶的聖旨有問題,也不會指出來,反而會高喊皇帝英明。
聖旨剛下,劉法便上書請求收回成命。
分明是說趙佶什麼也不懂,就別在這瞎指揮了。
趙佶心中肯定不悅。
而李彥要做的就是站在皇帝這邊。
不論對錯。
他用那被閹割過的尖銳嗓音說道:“張兵部,大名府是座堅城,不好攻打,但燕山府也是危在旦夕。
難道因為有困難就不去救了嗎?”
張克公反駁道:“李總管不要偷換概念,我說過不去救燕京了嗎?
燕京要去救,但也得先保證援軍的安全。
若是劉法將軍的大軍被梁山賊寇所圍,還有誰能去救援燕京。”
張克公一句話嗆得李彥半天喘不過起來。
這個刺頭,蔡京童貫還在朝的時候,他就跟兩人對著幹。
現在他們不在了。
張克公就轉而將矛頭對準了其他的幾大奸臣。
這幾個人早就想給張克公安個罪名,把他貶去嶺南了。
只是因為張克公從不犯錯,眾奸臣一直抓不到機會而已。
李彥嚥了口氣:“張兵部,你莫要當咱家不識數。
梁山賊寇只在大名府安排了兩萬人馬。
他劉法手裡有五萬大軍,為何在大名府前十餘天都不碰城牆一下。
分明是畏敵怯戰。
還有臉上書到東京,請陛下收回成命,簡直是恬不知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