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五年八月,盧俊義與呼延灼兵分東西兩路攻向燕京城。
陸陽進攻的時間點選的很好。
兩個月前,逃回自己屬地的奚人大王蕭幹再次聚集了一批兵馬,向燕雲發起了攻擊。
他自號大奚國神聖皇帝,改元天阜。
兩個月前,他因為缺糧而率兵出盧龍嶺,攻破了景州。
隨後又敗常勝軍張令徽、劉舜仁部於石門鎮,攻陷薊州。
當時形勢十分危急。
徽宗從京師移文嚴厲斥責王安中和郭藥師。
七月,郭藥師與蕭幹戰於腰鋪,大敗蕭幹,乘勝追擊過盧龍嶺,殺傷過半。
蕭幹為其部下白得歌所殺,首級被獻於宋廷。
前幾天,郭藥師又敗蕭幹部下夔離不於峰山,生擒阿魯太師,得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尊號寶檢及塗金印。
徹底消滅了遼國在燕雲附近的殘餘勢力。
齊軍現在前來,正好趕上郭藥師和常勝軍剛剛打了兩場硬仗。
常勝軍雖然氣勢正盛,但消耗也不小。
這些訊息,盧俊義和呼延灼早已經探知。
郭藥師是個久經沙場的悍將,並非是什麼簡單貨色。
尤其是跟宋軍那幫逃跑將軍比起來,簡直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個層次。
就比如眼前的情況。
盧俊義在盧溝河南岸列陣,郭藥師則率眾在北邊佈防。
那七千常勝軍衣甲鮮明,步伍肅整。
跟往日連軍陣都站不明白的宋軍比起來完全是雲泥之別。
這些常勝軍自成立開始,一路打到現在。
中間降而又叛,不管是金軍、遼軍還是宋軍他們都打過。
戰力強悍,戰鬥經驗豐富。
唯一的缺點就是馬軍太少,只有一千人。
然而齊國至今奉行的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目前為止的主力仍舊是那十萬上軍。
他們不會因為對方兵少就小看對方。
郭藥師雖然只有七千兵馬,卻也是個值得尊重的強大對手。
盧俊義手持望遠鏡朝對面看去。
燕青撥馬上前:“主人,這郭藥師還真有幾分本事,麾下兵馬個個如狼似虎,軍容嚴整,找不到破綻。
今日要想破燕京,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盧俊義嘆了口氣,將望遠鏡收回。
他微微笑道:“若是此事容易,大王也不會讓我來了。傳令全軍,後退五里下寨,請呼延將軍到中軍議事。”
盧溝河對岸,郭藥師也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他以前在遼國,也只是聽說宋朝境內有一股梁山水匪,戰力強悍,驍勇無比,數次打敗宋朝大軍的征討,現在還起兵建國。
當時他並沒有將梁山放在心上。
還以為是風傳之中,有所誇大。
加入宋朝之後,他又瞭解到了宋軍的真實戰力,於是對梁山更加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