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一個投靠了金國的契丹人。
剛一見面,他就表達出了金國皇帝阿骨打希望晉國稱臣納貢之意。
當然開出的條件要比陸陽差不少。
畢竟齊晉之間還是有實力差距的。
金使只答應保留晉國的自主權,宋朝攻打晉國的時候,金國會派兵講和。
而晉國要尊金朝為宗主,年年納貢。
田虎本就是個貪得無厭的人,他本身對投靠金國並沒有什麼心理上的不適。
只是覺得這樣的條件不符合他的預期。
雖然不想答應,卻又不敢明著拒絕金使。
現在的金國如日中天,眼看著就要接替遼國,統治華夏北方。
田虎已經得罪了宋朝,再得罪金國,他就是死路一條。
只能先讓金使在役館中暫歇,推脫要考慮幾天再做決定。
他將事情告訴了麾下幾個核心人物。
卻不想喬道清,孫安和房學度等人紛紛反對。
幾人已經擺下話語,誓死也不給番人當狗。
田虎不能沒有這幾個核心屬下的支援,於是只能婉拒金使的要求。
不過金使卻並沒有生氣,而是給雙方都留了個餘地。
只要田虎將來改主意了,也可以隨時遣人到金國。
金國皇帝等著他的奏表。
一個月過去了。
宋軍在邊境的招降收效甚微,只有一些活不下去的饑民願意前來投奔。
童貫還是沒有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各軍將領都看不懂他到底在想什麼。
接近月底。
西路軍前軍統制楊可世突然接到了一條訊息。
一個涿州百姓星夜趕來,訴說涿州百姓有歸順大宋之意。
只要宋兵一道,百姓們便會簞食壺漿,夾道歡迎。
他在邊境許久,好不容易等到了立功的機會,哪能輕易放過。
他立刻清點了五千精騎,準備前往涿州受降。
不想這一去便掉進了遼軍的陷阱。
遼軍在涿州也有兵馬駐紮。
便是遼朝宗室將領,耶律阿保機八世孫,遼朝最後的名將耶律大石。
他現在身為西南路都統制,率領兩千由奚人和契丹人組成的馬軍駐紮在涿州新城縣。
聽說宋軍在邊境招降便心生一計。
先命一人假扮涿州百姓前去宋營獻降,隨後率領本部兵馬在前往涿州的必經之路上佈下埋伏,等宋軍上鉤。
計策很簡單,但宋軍就吃這一套。
楊可世麾下五千兵馬輕裝簡行,飛快往涿州奔去。
沒過半天就到了蘭甸溝。
而此處正是耶律大石埋伏之處。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