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法沉思片刻,終究是拿不出主意。
此時張克公到是提出了一個辦法。
“襄陽城和宛州城經歷戰事,殘破不堪。
我們反正還要召集民夫修整,不如就讓著些戰俘去幹,只管飯。
這些戰俘,總歸是青壯勞力。
讓他們手上有活,也好過整日無所事事,尋思著鬧事要好。
我們還可以給他們許諾,只要他們幹夠一段時間,就可以復歸良民的身份。
現在戰事緊張,四處都是空房。
將他們分散打亂,安置在一片收復過後,人煙稀少的地區。
也好早日恢復生產。”
劉法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於是便聽從張克公的建議。
命朱定國為襄陽守將,帶領麾下兵馬,監督這幫戰俘修繕城池。
隨後他便親自帶領大軍回去,解宛城之圍。
淮西軍在宛城之下雖然有七萬大軍,卻分屬於四個勢力。
一路由鞏州守將季三思,偏將倪慴統領。
一路由均州守將謝飛雨,偏將馬闊統領。
最後一路則是由薛贊與耿文統領。
他們的部隊中還有一部分只聽闕翥、翁飛的。
小小七萬兵馬,分成四股勢力。
打仗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出力,一個個的都在磨洋工。
都害怕自己麾下的兵馬損傷太重。
焦安節守了宛城四五天,才發現城下的賊人好像並沒有打算認真攻城的意思。
每次跑到城邊,放兩箭就往回跑,不知道在怕什麼。
他們兵分三路待在城下。
還不知道後方的山南軍已經陷落,正在等著山南軍大勝以後,再來跟他們一起打破宛州城。
劉法命翟進率兵兩萬,先行出發,攻破宛州南邊的淮西軍營寨。
他親自率領中軍和右軍四萬人馬隨後便到。
翟進領命,一路進軍。
淮西軍畢竟是江湖出身,作戰經驗太少。
他們的探馬專業程度跟西軍也根本沒法比。
翟進的大軍都走到了離薛贊後方不到十里的地方,他們才剛剛發現。
薛贊大吃一驚,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
便問那探馬道:“那些人馬什麼樣子,旗號可曾散亂。”
他第一時間的判斷,竟然是山南軍依照計策擊破劉法以後,劉法的殘軍逃回宛州。
可是探馬卻道:“那些人衣甲整齊,兵馬齊備。肯定是宋軍主力。”
薛贊這回可慌了神:“宋軍主力怎麼會出現在我軍後方,山南軍出了什麼事?”
他問那探馬,人家又從哪知道。
“算了,你快去再探,看看宋軍走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