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在陣前逡巡,卻見對面梁山陣中也出來了一員大將。
那人頭戴熟銅胄,頭盔兩側插兩個鳳翅,頭頂撒一把黑纓。
身穿亮銀鎖子山紋甲。
胯下一匹赤炭火龍駒。
手中的武器非同尋常,不是常見的刀槍斧,也不是鞭鐧之類的單手武器。
而是一杆钂叉。
钂形似馬叉,上有利刃,兩面出鋒,正鋒下有兩股,向上彎翹,形狀異常,可刺可防,屬長兵器。
鋒刃用鐵,柄為木製。
位於中央的正鋒,如長槍槍頭,以刺為主攻手段,正鋒兩側向上彎翹的鋒刃,不但可攻擊敵人,同時又可進行有效的防禦。
尤其是對劈砍類武器的時候優勢十分巨大。
钂有很多變形樣式,均按正鋒及兩側彎翹鋒刃之形狀定名。
常見的有鳳翅钂、燕翅钂、雁翅钂、牛頭钂、鎦金钂、鋸齒钂和流星钂等幾種钂。
钂的兩個側鋒論起刺殺能力遠遠小於正鋒,不過防禦能力卻十分優秀。
這種武器攻防兼備,缺點就是頭部過重,杆部過輕,钂杆又基本超過了三米。
所以需要使用者擁有極強的臂力。
蘇定手中的武器,名叫鳳翅鎦金鏜。
是融合了鳳翅钂和鎦金钂特點的武器。
兩邊的兩個側鋒形似鳳翼,頭部鎦金。
看起來威風凜凜,十分霸氣。
這種武器十分沉重。
蘇定手中的這把就已經超過了五十斤。
杜仲一見對方的架勢,就知道這一場恐怕是不好打了。
他使用的是雙鐧,雖然是鈍器,但也屬於劈砍類。
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他兩把鐧加起來都沒有對面的钂長。
钂又專克劈砍類武器。
只要對方武藝不是差他太多,打起來他就只有招架的份了。
城樓上的眾將看了,就知道杜仲此戰勝算不大。
兩將怕蔡攸不懂,就先給蔡攸說清楚。
“······所以杜將軍此戰是萬難取勝,使相還是鳴金,讓他回來吧。”
蔡攸道:“你等就只會給自己找理由,去的時候只管吹噓,上了陣卻如此膽怯。”
眾將心中苦,他們真的不是膽怯,明知道不能打的仗,他們也不願意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