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會注意。
必如眨眼,皺鼻子,眼神四處飄等特點。
陸陽便想透過這些微表情,初步判斷一下黃縣令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只見黃濤畢恭畢敬的說道:“大王容稟。下官與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並不一樣。我也是貧寒人家出身。”
“哦!”
他仔細一看,黃縣令的手上確實有很多繭子,面板粗糙,毛孔粗大。
黃縣令撩起了自己衣裙的下襬,他的腿上赫然有一條刀口。
那種刀口是秋收時節,割麥子的時候,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
用鐮刀隔斷麥稈時,不小心所留下的。
很明顯,他以前經常下地幹活。
很可能最近也沒有落下。
科舉制度確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於政治資源的壟斷。
但不代表世家大族在官場上就不吃香了。
他們掌握著大多數的知識,家族中有很多人都在朝中任職。
哪怕科舉制度已經提供了一個相對來說公平的競技平臺。
但那些世家子弟自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和貧寒子弟拉開了距離。
他們有名師教導,家中什麼也不缺。
一門心思只搞學問。
比那些貧寒人家擁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資源。
他們在考試的時候就會佔盡優勢。
像是黃縣令這樣的人,白天要幹活,晚上才能讀書。
辛辛苦苦數十年才勉強考上了進士。
這已經是寒門子弟中的頂尖了。
有的是人白髮蒼蒼都考不上舉人。
黃縣令如此說,無非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
他是從貧寒百姓中出來的。
能明白民生疾苦,世道多艱。
不像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官宦子弟,十指不沾陽春水,兩耳不聞窗外事。
百姓在他們眼裡什麼也不是,只是他們彰顯身份的一種陪襯而已。
“下官出身貧寒,早就對當下的世道頗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