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女真,党項,蒙古,吐蕃。
大宋四周的少數民族語言,他都在遊歷的過程中一一掌握。
此外他不僅武藝出眾,而且深通兵法謀略,琴棋書畫也有涉獵。
可稱得上一句世之大才。
時至今日,依舊隱居在大名府,知道他才能的人寥寥無幾。
過了一會,許家的門被敲響。
許貫忠連忙過去開門檢視。
“原來是王太醫啊,快快請進。”
整個北京城的名醫,只有王太醫能對許母的病症緩解一二。
他原本是皇宮御醫,告老還鄉以後,就開了家醫館,平時有他兒子負責,只有在遇到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症的時候才會出手。
半年前,許貫忠帶著母親來到醫館。
許貫忠外出許久,他母親一開始感覺到症狀的時候也沒有在意。
等到病發,難以堅持正常生活。
才託人將正在遊歷的兒子叫了回來。
許貫忠見到母親病成這個樣子,頓時悲痛萬分。
日後便形影不離。
當他第一次給許母看病的時候,他就很驚異。
這種病他只在師門前代的記錄裡見到過。
而且也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他也只能是以針灸之術緩解病症。
施診完畢,王太醫帶著針囊出來了院子。
許貫忠相送。
王大夫問道:“怎麼樣,我前些天給你說的那位錢太醫,他可願意來。”
許貫忠說道:“人家是皇家御醫,時常得隨侍身旁。哪裡能來得了。”
王大夫嘆了口氣:“哎,那這樣,我也沒辦法了。”
許貫忠稟道:“王太醫已經為了老母的病症盡心盡力,小人此生銘記,永不敢忘。天要收人,人力難以反抗,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王大夫見許貫忠這樣,心裡藏著的話也不知道該不該講。
許貫忠看出了王大夫心裡憋著話:“太醫還有和吩咐,儘管講。”
“哎,倒也不是什麼吩咐,只是我想到了還有一個人說不定能救你母親,不過這人可不好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許貫忠眼神一亮:“是何人?只要有一線機會都行。”
王太醫說道:“我年少之時,曾在江南學醫。當時金陵建康府有一位神醫,名叫安奎。他祖傳金針之法,冠絕南方。行醫一世都沒有治不了的病症。
我的針灸之術,也是從他那裡學來。
只是安家的針灸之法只傳嫡系,我雖然拜了師,但畢竟還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