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出了城,跟隨馬靈直奔他修行的道觀。
這是一個十分破敗的道觀,隱藏在深山中,門前的牌匾都不知道何處去了。
馬靈說道:“這是我找到的一處廢棄的廟宇,平日就在此處修行。渴了就飲山泉,餓了就去挖野菜,偶爾也會打個獵打打牙祭。廟中還有不少米麵,這位兄弟受傷不輕,咱們可以在此休息。等他好的差不多了再做打算。”
涿州知府遇刺,官府押下了海捕文書,四處緝拿一個身穿黑色道袍,背上松紋古劍的道士。
三人在山上待了一個月,等楊林傷勢恢復,風頭過去,這才準備下一步打算。
公孫勝與楊林找到了馬靈:“道友,我們此行還有要事在身,得先走一步了。”
馬靈好奇的問道:“不知兩位有什麼事,要是我能幫得上忙,只管開口。”
兩人對視一眼,反正此行沒什麼要緊事,跟他說說也不妨。
楊林道:“小弟楊林,綽號錦豹子。道長在遼國,可能不知道。我是大宋山東濟州梁山泊的接引頭領,公孫道長是我們山寨的軍師。”
馬靈驚道:“梁山泊,是那個數次大敗大宋官軍的梁山泊?”
楊林道:“正是!公孫道長是薊州人,現在遼國北方戰情險峻,道長擔心家中老母被戰火波及,所以特來遼國將老母接去大宋,寨主命我跟隨照應。”
“原來如此,兩位這便要去薊州嗎?。”
公孫勝說:“不錯,我們出來的時間不短了,又因為此事多耽誤了一個月。需得趕緊前往北方,待我見過師傅,接上老孃,立刻就回大宋去。”
馬靈聞此言,眼神一暗。
他跟公孫勝楊林二人脾氣相投,這才剛相處了,一個月他們便要走。
而且公孫勝是名門大派弟子。
與他論道的時候時不時就能揭開一些之前死活想不明白的東西。
比他這個野路子道士閉門造車好幾年都要有用。
說實話,他是很不想讓兩人走。
楊林是山寨的接引頭領,平日就負責為山寨尋找人才。
這馬靈有日行千里之能,一身武藝比起公孫道長也不弱,他又與山寨志氣相投。
不如請他上山來,也坐一把交椅。
說做便做。
楊林開口道:“馬道長,我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馬靈道:“咱們也算是生死之交,有什麼不好開口的,你只管講。”
楊林說:“道長刺殺涿州知府,理應是看不慣貪官害民,魚肉百姓。此行正和我梁山替天行道之意。我寨主虛懷若谷,廣求賢才,似道長這樣的英傑,正是梁山渴求之士。我與公孫道長都與馬道長義氣相交,實在不忍分開。是故小弟也想請道長與我們一起上山,咱們聚義一處,共同殺貪官,除惡霸。造福百姓,替天行道。不知道長意下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馬靈一聽二人是梁山的人,早就有了上山之意。
楊林一開口,他哪裡會拒絕。
“兄弟此言,正合我心。”
公孫勝與楊林十分高興,當下便取山泉代酒,搓一捧黃土,拜祭皇天后土。
舉行了一份簡單的結義儀式,接納馬靈入梁山。
三人立刻啟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