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叔夜在信中詳細描述了自己的計謀,並針對兩人的當務之急進行了一堆有理有據的分析。
對付程萬里。
程萬里背後是蔡太師,蔡太師把他放在這個位置為的就是對付梁山泊。
身為屬下,要急上司之所急,想上司之所想。
要是在上司還沒開口的時候就把事情解決了,太師一定會覺得他會辦事,能力強,可當重任。
而對付陳府尹就更簡單了。
張叔夜說的很明白。
梁山我來打,分功勞有你一份。
你只要按我說的派兵就是。
果不其然,兩位太守接到信後都讚歎道:“不愧是童樞密竭力舉薦的英才,妙計啊!”
言罷。
程萬里立刻傳來了本州兵馬都監。
這都監原是河東上黨郡人氏,姓董名平,擅使雙槍有萬夫不擋之勇,人稱雙槍將,也稱董一撞。
這董平心思機巧,三教九流,無所不會。品竹調絃,無有不精。
山東河北皆稱之。
不過此人心胸狹窄,容不得人。
又是個睚眥必報,背義忘恩之徒。
前腳還在追求程太守的女兒,求而不得,投降宋江之後竟然殺盡了程太守一家,又把程小姐霸佔。
縱有通天的本領,也終究是個小人。
程太守喚他過來。
此時董平剛剛見過程小姐的美貌,心中垂涎,故意表現自己,想讓程太守將女兒下嫁給他。
但程萬里是童貫的門館,現在又是一州首牧。
怎麼肯把女兒嫁給一個區區武夫。
但他董平有畢竟是本州的兵馬都監,程萬里不好拒絕,只能一推再推。
董平上到堂來:“太守尋我何事?”
程萬里先請董平坐下,隨後將張叔夜的書信交給他看。
片刻之後,他問道:“董都監以為此計如何?可為否?”
董平是個純粹的武夫,什麼計策他哪裡知道。
但是看張叔夜在信中說的天花亂墜,言辭鑿鑿,引經據典,不由得就信了幾分。
“張太守之計卻是妙哉。試試倒也不妨。”
反正他東平府在此次行動之中只扮演一個搖旗吶喊的角色。
張叔夜贏了,他跟著撿功勞,張叔夜敗了,他又不吃虧。
那憑什麼不幹呢?
“好,既然如此,董都監這便回去點起兵馬,依張太守之計,兩日之後,兵發梁山。”
“末將遵命!”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