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搖了搖頭:“第三個法子不到萬不得已還是最好不要用。據方才情報所示,賊寇主攻南門,佈置的全是精銳,西北兩門則是佯攻牽制。城中馬軍司還有兩百匹戰馬,危急之時,可護大人衝出西門,往鄆州而去。”
慕容知府當時就有些心動,只是不便表露。
“還是先按先生第一個法子試一試吧。”
南門在方才第一輪進攻中損失慘重,四百餘人傷亡近半。
知府又從暫時沒有危險的東門抽調了兩百人補全南門一個營的建制,又從西北兩門各抽調了一百軍士支援南門。
城牆上每一個垛口下面都靠牆蹲著一個青州軍士,他們經過了剛才的對射之後已經不敢再探頭,只等著梁山軍使用雲梯登城,再進行反擊。
撤換下來的隊伍進行休整。
另一半兵馬也在緩緩向前推進。
令陸陽驚訝的是,他們很輕易的就推進到了三十步以內,並沒有遭遇到任何還擊。
“林教頭,你看官軍打的是什麼主意。”
林沖道:“還能是什麼主意,不就是箭法不行不敢和我軍對射,想把我們放近了,好藉助城牆的優勢打登牆戰。寨主,我軍軍士雖然素質頗高,但沒有大型攻城武器。用雲梯攻城,就是拿命去填,我們兵力不足,就算能打下來也會損失慘重,還要不要繼續進攻。”
陸陽沉吟道:“既然官軍要當縮頭烏龜,那就讓他們當吧,今日白天暫且收兵。晚上再作計較。”
林沖傳令,鳴金收兵。
同時軍陣之中休息的弓箭手又開弓,斜著朝天上射出了一陣箭雨。
這箭的箭頭卻有些奇異,有的是木製,有的是骨質。就像一個陀螺一樣,側面開著三個小孔。
箭矢飛出之時發出了尖銳異常的響聲,連城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連續三陣箭雨,連續三次鳴鏑。
書生聽著鳴鏑聲響,心中頓時升起一絲不安。
鳴鏑即是響箭,由匈奴冒頓單于首創,後來運用於戰爭之中,可以傳達一些基本的命令。
各軍的約定都不一樣,哪怕書生知道對方在進行聯絡,他也不知道三聲響箭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
慕容知府也聽到了三聲響箭,於是問道:“先生,賊寇這是何意啊?”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好事,還是應該嚴加警戒,謹防賊寇偷襲。”
午後收兵,梁山軍立刻修整備戰,準備晚上的行動。
武松在進城之前就已經約定好了聯絡方式。
便是以響箭作為暗號,一聲則為製造混亂,兩聲則為刺殺知府,三聲則為趁夜奪門。
陸陽帶軍遠道而來,並沒有持久圍城的打算,今天便見勝負。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