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鹽田曬鹽法不一樣,這種方法是在海邊平坦的灘塗上興建鹽田,趁著漲潮將海水灌入鹽田,海水在太陽的暴曬之下濃度漸漸變高就成了滷水,最後析出鹽粒,基本不需要什麼人工。
所以鹽田建好以後在這裡派一些人負責收集搬運就行。
鹽田曬鹽法最早出現自北宋,但是現在因為技術剛剛出現,還是個雛型。所以損耗極大,成品質量也差,所以並未大面積鋪開。
民眾所吃的海鹽九成以上還是煮鹽。
陸陽知道的是後世九百年來不斷改進的方法,無論是效率還是出鹽品質都遠勝其他私鹽販子。
唯一的要求就是日照要充足,這一點密州倒是勉強達標。
其實曬鹽法最好是在熱帶,但是陸陽不可能跑那麼遠去蓋鹽田。
運輸成本就不行。
登州有登萊水師駐守,在那邊曬鹽太容易被發現。
這裡是山東半島的另一面,登萊水師除非有作戰任務,要不然不會往這邊來。
一行二十四人趕到了密州下轄的琅琊縣。
這裡靠近大海,東北方向有片海域延伸進內陸,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海水湖,就在大珠山以南,琅玡臺以北。
這裡靠海避風,乃是最佳的鹽田建設場所。
這次出來,陸陽並未告訴社員們他們要幹什麼。
社員們也沒有問,因為他們知道陸東家不會害他們。
第二天,陸陽租了一條小船,讓阮氏兄弟架船載著自己,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
終於在車輪山北側,發現了一片地勢平坦的灘塗,正適合蓋鹽場。
他們回到了租住的村民家中。
這附近幾十裡,只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漁村,極為僻靜。
此處南邊山脈連連,想到最近的鎮店裡去都得走過二十里山路。要麼就得坐船從海上繞過這座山脈,平時與外界溝通很不方便。
村子裡有三十來戶人家,一百多口人,因為這裡人又少又窮,官差收稅都不願意往這邊來。
陸陽將社員們都叫到自己的屋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行人將房間擠得滿滿當當,但是此刻卻鴉雀無聲,他們都知道,官人要說他們此行的目的了。
阮小七自願出去放哨。
陸陽讓眾人再聚一聚,這才開口道:“眾位兄弟說句良心話,我待你們怎麼樣。”
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官人給我們一口飯吃,於我們便如重生父母一般。”
陸陽道了一聲好。
“那我現在有一趟富貴,兄弟們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做。”
馬季說道:“官人於我有大恩,不管是幹什麼,都算我馬老四一份。”
其他人也不甘落後。
“官人要做什麼,只管說,我等水火不避,一定給官人把事辦成。”
陸陽擺手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我最近從東京新得了一製鹽秘法,遠勝其他。也想在此地建個鹽場,拿下京東路的私鹽買賣。諸位兄弟可願與我同做,只要兄弟們願意,我能保證讓你們在五年之內,都過上鄰村張財主一樣的日子。”
眾人雖然很想給陸陽赴湯蹈火,但是販私鹽,抓住就要判斬刑,風險實在太大了。
況且他們之前也都是良民百姓,老老實實過日子,很難快速轉變過來。
一時間竟無人敢表態。
阮小二道:“怎麼平時一個個能得都要上天了,現在遇到事就縮了,只會裝好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