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鎖定。
實現幾乎零損耗,且不受干擾的磁懸浮,不僅僅是實現磁懸浮列車等等,甚至可以讓一整座城市直接懸浮於空中。
甚至於,室溫超導材料更具備意義的一項實現目標。
那便是可控核聚變!
目前的主流方向例如國際合作的ITER(國際熱核實驗)、或者是大夏的東方超環EAST核聚變裝置,採用的都是磁約束的方向。
而磁約束是由電能產生磁場進行約束,核聚變反應所需的上億攝氏度,便意味著磁場約束力越大,電阻也就越大,而整個核聚變反應裝置所產生的熱量也就越大。
而室溫超導則可以讓電阻為零,讓可控核聚變的磁約束更簡單,也就更容易實現真正的可控核聚變,甚至達成低成本的可控核聚變發電,進行商用化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nmm至於什麼‘不可控的核聚變’,那玩意就是氫彈.)
可以說,達成可控核聚變未必需要室溫超導材料,畢竟達成點火條件並持續輸出,不需要考慮Q值的大小(輸入輸出能量比)。
可如果要讓可控核聚變商用化,那室溫超導便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達成室溫超導,達成可控核聚變,人類將擁有真正邁向星際時代的底氣。
“並且實現這個‘室溫超導材料’.不算太大的難度。”
“想要研發出來的話,應該不會耗費太長的事件。”陸澤看著上面的研發說明,開始嘖嘖稱奇道。
他之前還擔心,哪怕與大夏合作研發這項技術,需要十多年乃至於數十年時間才能夠研發出‘室溫超導’材料的。
結果沒想到,這上面的技術難度竟然不算太高?幾年時間內完成可以成功研製出來,快的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需要一兩年內就足以達成。
不過,這倒是也不算多麼奇怪。
別看室溫超導作為材料學上的皇冠,它就一定是多麼多麼厲害,一定需要多麼高階的技術才能搞出來。
其實也不然,仔細想後世的時候,像泡菜、鷹醬、阿三等國的科研團隊,甚至教授都是名不見經傳的那種,經常時不時就會鬧出一個大新聞,稱自己又發現了什麼室溫超導材料,
結果往往都是一地雞毛,甚至連復現一次實驗資料的結果都無法做到。
目的很明顯,他們這個團隊壓根就沒想著能夠研發出室溫超導,而是準備藉著這個噱頭騙一騙經費。
但是為何這種謊言,屢屢受到整個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哪怕頂級的科研團隊也不敢斷定他們是錯的。
就是因為有一句老話是這麼形容材料科學的。
如果說科學的研發相當於一次次抽獎的話,那麼材料科學就相當於買彩票,看誰能運氣好組成最佳答案,選中那上帝早已經給予的禮物。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明知道很大機率是謊言的研發成果,許多科研團隊也會不厭其煩的去嘗試復現。
畢竟誰也不知道,上帝是不是把這張獎券贈予了他。
“看來,一個全新的時代真的要到來了。”陸澤笑著說道。
恰好,他手中的這個‘室溫超導’材料,就是開啟未來全新時代的鑰匙。
沒有趕上這趟車的人,將會被這個‘新紀元’所毫不留情的拋棄掉。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