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酆都城城南,長街的盡頭之處,有一大片雕欄玉砌的建築。
這些建築倚著酆都城的護城河修建而成,面向長街,背靠著酆都城的護城河。
平時,十幾丈寬的河面上光影交錯,帆舟點點,畫舫、遊人如織。而河岸兩側更是燈火長明,各式花燈爭奇鬥豔。
無論你是有心還是無意,只要雙腳踏入此地,便可以聽到茶坊酒肆裡時隱時現的靡靡之音,也可以嗅到空氣之中似有似有的粉脂香氣。
每日更是有數不清的才子佳人攜手踏月而來,在此地尋歡作樂,曼舞笙歌,低吟淺酌。
這一帶便是酆都城內遠近聞名的煙花之地。
採風閣便地處於這群建築的中心,是酆都城內規模最大的一處消遣娛樂之所。
黑衣無常與歡疏並肩而立,此刻,雙雙站在採風閣硃紅金漆的大門前。
抬眼望去,只見黑底金字的匾額上面,龍飛鳳舞的寫著“採風閣”三個大字。在這三個鎏金大字的下面,還用篆體鐫刻了一行小字:聆音察理,鑑貌辨色。
歡疏見了不禁含笑搖了搖頭。
一名頭戴黑紗方帽,腳蹬皂鞋,青衣短打的雜役三步並做兩步地從採風閣里門迎了出來。
青衣雜役見這二位客官儀表堂堂,風流倜儻,不似尋常公子模樣。
觀其穿戴更是玉錦加身,貴氣逼人,心中略一盤忖,便知道是有貴客登門了,忙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一邊打躬作揖,一邊將黑衣無常和歡疏請進了採風閣。沒有按照尋常慣例將二位客官引入一層的雅座,而是直接將他二人請入了二層閣樓的臺榭之內。
這一處閣樓臺榭,四壁通風,四周掛著紅羅幔帳。風起幔帳動,讓人恍若墜入瑤池仙境一般。
臺榭的正中擺放著兩張長榻,長榻的上面鋪著一層柔軟的錦墊。長榻前面的長几之上,此刻,已經擺好了幾碟點心並各色酒水。
歡疏隨手便打賞了青衣雜役一錠金子。登時把青衣雜役樂得見牙不見眼,愈發阿諛諂媚,腰也弓得更深了!
青衣雜役抬手掀開了紅羅幔帳,富麗堂皇的採風閣大殿便映入眼簾。
只見大殿的樑柱上面嵌滿了夜明珠,光芒耀眼,熠熠奪目,將整個採風閣大殿照的亮如白晝。大殿的兩側亦是鮫珠為幕簾,金箔嵌玉璧,看上去十分華麗奢靡。
大殿的正中是一處方臺,方臺上面鋪了一層細膩的白玉,三步一蓮,五步一鳳,圖案雕刻的鮮活如真,竟是連蓮蕊和鳳目都清晰可辨。
此時,大殿之內的雅座上已經坐滿了賓客。
眾人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品酒打茶圍。有些自詡有才華者,更是揮毫潑墨,開始賣弄才學。
也有出手闊綽的浪蕩公子,為求一夜春宵暖,散去千金也不吝。
方臺之上,自有穿紅戴綠的歌姬舞女們輪番登臺獻藝。
有拉著小曲兒低吟淺唱的清倌兒,亦有隨著旋律翩翩起舞的紅倌兒。身姿妙曼,眼神勾魂。
但臺下飲酒作樂的眾人們,卻彷彿對眼前的美色視而不見一般。隨意地抬起手來對著臺上的鶯鶯燕燕指指點點,品頭論足,恣意地調侃揶揄,毫無顧忌之色。
畢竟她們歌聲再美,舞姿再妙,不過是供人消遣玩樂的庸脂俗粉罷了。
眾人的心目之中所期盼的,是那兩位宛若天女下凡一般的人物。那便是採風閣裡面的頭牌,鮫人一族的姊妹花,火鳶和水舞二人。
此間大多數人都是慕名而至,甚至為了遠遠地看上這兩姊妹一眼,不惜一擲千金。如若有機會可以一親芳澤,那便是天大的光彩和榮耀!
此刻,採風閣二樓的臺榭之內,黑衣無常唇邊帶笑,對著歡疏道:“好戲就要開場了!”
歡疏不知道黑衣無常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為何偏要拉著自己來到此地地方,便疑惑地看向黑衣無常。
黑衣無常細長的手指指向方臺,笑而不語。
大殿之內的青衣雜役們敲響了三聲銅鑼!
採風閣內的眾人們便不由自主地禁了聲,心中知曉這是火鳶和水舞馬上就要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