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銘x嚴青竹
在邱葉漓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對樓有一位唱歌很好聽的哥哥,成績也好。
是家長口中完美的鄰居家的孩子。
在邱葉漓十歲前,她都沒有見過這位哥哥。
這天,邱葉漓從興趣班下學回到家中,古箏擺在窗前,聽到對面傳來隱約的歌聲,邱葉漓便明白,對樓家的大人不在。
兩棟樓間相隔不遠,邱葉漓順著調子撥弦,一來一往湊出完整的一首曲子。
對面的窗簾拉開,那是邱葉漓第一次見到這位比自己打上兩月的領居家的哥哥。
再後來,兩位小朋友分到同一個班級,漸漸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邱葉漓發現,一旦空閑下來,嚴青竹總愛對著窗外深思,看著天空飄過的雲彩,彷彿這樣就能拋開一切煩惱。
他們有時會趁著嚴家父母不在時添詞編曲,有時湊在一起做題。
邱葉漓這才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受家長保護,得到家長賞識,是多麼難得。
嚴青竹一個也沒有,嚴家父母皆是高等學府畢業,社會上精英中的精英,透過相親結的婚,登記在冊就完事,連婚禮都沒有,生下嚴青竹也彷彿只是完成了標準人生的一個任務。
他們彼此間相敬如賓,對嚴青竹只有一個要求,學習好,成為上流人士,別讓他們跟著丟人現眼。
而音樂,在他們眼中是浪費時間。
邱葉漓最不開心的,大概是從初中開始,嚴青竹身邊多了個和自己搶哥哥的人吧。
雖然感到氣憤,但也同樣替嚴青竹身邊有了別的朋友而感到高興。
只不過,這家夥怎麼看怎麼不懷好意。
已經高中的邱葉漓吃著狗糧,翻著白眼,當年沒把他倆拆開,真是個很嚴重的錯誤。
初中兩人換了學校,分班後沒在一個班,姜銘就是那會兒趁虛而入。
嚴青竹和邱葉漓以優異的成績被實驗中學選上,這所中學雖以實驗公立為稱,實際上同私立學校相似,每年仍有家長或是花錢財或走關系,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去。
姜銘算一個,他成績班級墊底,和班上的“高才生”玩不來。
這些人又都是些和朋友一起上學的孩子,身邊有熟人聊天,短時間內很少會有契機交新的朋友。
嚴青竹到的晚,窗邊的位置只剩下姜銘旁邊的空位。
嚴青竹和自己的同桌一貫沒什麼交流,上課老師讓互相討論,這倆同桌一個已經聽懂了,另一個轉著筆對著本子發愣,時不時在本子上畫兩下,根本沒有交流的意思。
實驗中學午休有一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可以回宿舍,也可以待在教學樓。
教學樓內有間音樂教室,音樂老師每隔一段時間找幾個學生上去打掃衛生。
嚴青竹中午待在教室,他不住校,邱葉漓從樓上下來,“青竹,要被數學繞進去了,救救孩子!”
嚴青竹翻出課本,“好吧,那救一下”。
一刻鐘後,邱葉漓才從頹廢中恢複常態,“腦瓜子嗡嗡的”。
“我剛才下來時看見音樂教室開著,去嗎?”
“能去嗎?”
“音樂老師在那兒呢,問問不就行了,上次音樂課我看到古箏了”。
邱葉漓將人拉起,一出門就往樓上跑。
得到許可後,邱葉漓回班找出列印好的歌詞,“正好上課想了些曲調,可以試試”。
“ 這世界很亂,庸庸又擾擾
這世界很靜,獨留一人思考
這是誰的世界
睜眼那一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