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涼易欣賞了下太傅的一手好字。
青年抬手捏著鼻樑,沒說實話。
“嗯”。
北朝建立不足200餘年,乃是亡國子孫隱居度日,由先烈朝中公子帶領退居山林,學以舊制,才有瞭如今北朝王室。
實際上天子親民無威壓與民同樂,只是在大事件上做領導。
林太傅少年老成,是位孤兒,自小不知被誰人家拋棄在皇城宮門前,被尋訪的朝安帝收養取名。
比楚涼易僅大上兩歲有餘,楚涼易降生時,他還處於幼童無知的年歲。
朝安帝拿人當親兒子養,所謂後宮,其實僅有兩位,一位皇後,一位貴妃,乃是親姐妹。
那時的林太傅已初記事物,現下看著楚涼易束發年歲,已初長開的面龐,顯得單純明媚的雙眼,還是把那名字的由來藏了下去。
朝安帝同兩位後妃伉儷情深,小貴妃剛生産完,朝安帝連孩子都沒有看一眼就急於看望小貴妃,深冬時節,寒冬臘月。
宮女抱著孩子,怎也沒料到朝安帝會是繞過去的反應,愣了片刻,急忙將孩子抱進被褥裡。
雖然間隔不到半刻,還是受涼染了風寒。
朝安帝靈機一動取了這麼個名字。
都說齊魯之國豪放憨厚,果不失其傳言,看後代子孫就行。
民風淳樸隨意,當真不是亂說。
楚涼易伸手拂過已幹的墨跡,不同於毛筆行楷的剛正淩厲,林太傅下筆頗為圓滑柔和,不緊不慢的速度更是精細。
楚涼易到啟蒙的年歲,朝安帝本安排他同太子一起受教於德高望重的先生,先生也是林太傅的老師。
奈何,楚涼易自小愛跟著他這位皇長兄,寧死不去,無法,朝安帝便叮囑自己的這位養子教楚涼易讀書。
太傅這一稱呼,只有楚涼易會這麼叫。
朝安帝並未給予官職,時間久了,楚涼易叫太傅的調子愈發不正經起來,更顯得親暱。
楚涼易攬著太傅的腰身,將人抵在案桌前,後者由著他放肆也不惱。
“太傅什麼都會,孤還需學很多東西才能夠稱得上太傅的學生”。
呼吸湊在頸側,“成何體統,嗯?”
太傅抬手推拒,尾音輕佻,帶著幾分挑逗的意味。
林白序眸色清明,抬眼看著楚涼易束好的墨發。
“殿下已過束發之年歲,管事嬤嬤是該教殿下些人事”。
楚涼易握住那隻推拒的手,向下扼住手腕壓在案桌上,長袖滑落些許。
林白序膚色白皙,朝安帝將人養的很好,膚如凝脂,雖不如女子那般,但也足夠賞心悅目。
林白序平日裡不束發,此刻三千墨發披散,幾縷發絲貼在頸側蜿蜒,與那白淨纖長的脖頸作襯託。
“太傅才是孤的教導先生,嬤嬤是給孤了些畫冊,太傅親自教導好不好?”
林白序眼尾上挑,“恕臣拒令不從”。
楚涼易起身前,柔軟的唇瓣蹭過林白序的臉頰,“還真是可惜了”。
林白序有些錯愕的摸了摸臉頰,楚涼易自幼黏著他親近,他已形成習慣,只把楚涼易當做弟弟來看。
少年初知曉人事,有些嘗試的心思,林白序理解,同樣,明白楚涼易不會真的對他作出出閣的事情。
但剛才的接觸……卻又真情實感,以及……殿下成長的…挺好。
楚涼易伸手撚了下林白序的耳垂,有些稀奇道,“太傅這是,害羞了?”
楚涼易動作輕慢,語調上揚,帶著淺笑。
青年篇開頭躲過亂揉的手,正當楚涼易以為,不會得到承認時,青年臉上泛著緋色,耳垂薄紅,悶聲應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