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彌一邊議論,一邊漸漸遠去。
隨著二人身影消失在道路盡頭,老主持圓一禪房內的木魚聲,也漸漸停了下來。
“吱~”
油燈被吹滅,禪房的木門被推開,一位高挑而乾瘦的老僧人由內走出,顴骨凸出,眼窩深陷,兩道白眉拖至臉頰,樣子像極了烏龍院裡的長眉大師,正是普蘭寺的現任主持,圓一大師。
天色已晚,普蘭寺裡入目之處,盡是一片漆黑,伸手不可見五指,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圓一大師既不提個燈籠,也沒開啟手機裡的手電筒照明,而是憑藉著一雙肉眼,穿竹林,過小橋,不得片葉沾身。
如果不是因為他在這普蘭寺中生活的年頭已久,一草一木盡皆在心,那就是他擁有夜間視物的本領。
圓一大師兜兜轉轉,終於在一堵高逾三米的院牆前停住了腳步。
這裡是普蘭寺內的禁地,外有竹林作為天然屏障,生人絕無發現的可能,就連本寺的和尚,也不得入內,況且三米多高的院牆,也不是誰想進去就進得去的。
院內的和尚路過此處,都會遠遠避開。
曾經有位剛入寺的小沙彌,好奇心強烈,搬了把梯子試圖越牆而過,不料尚未成功便被圓一抓住。再後來,普蘭寺再也不見那小沙彌的蹤影,按圓一所說,那沙彌忍耐不住寺廟內的清貧生活,逃下山去,其實,是被永遠埋在普蘭寺的地下了。
院牆上有兩扇對開的大鐵門,生鐵鑄造,重逾千斤,門上掛著的鐵鎖比兩隻拳頭加起來還大,難以想象能開啟這把鎖的,會是什麼樣的鑰匙。
然而,其實這把鎖的鎖芯,早就已經鏽死了,絕無用鑰匙開啟的可能。
圓一大師站定,提氣,凌空而起,腳踏牆面,藉著反力,三兩步便來到了院牆那頭。
整套動作如魚游水,壁虎遊牆,像極了武俠小說裡的輕功。
而這,也是進入院內的唯一正確方法。
圓一大師落地後,撣撣身上落的灰塵,整理一下衣冠,這才朝著院內走去。
庭院內有三間瓦房,一間為正,旁側兩間為耳。
三間房中間,生長著一棵兩三人高的大樹,鬱鬱蔥蔥,有遮天蔽日之感。
這棵樹通體漆黑,樹幹是黑的,樹葉也是黑的,在人類的基維百科裡,也查不出這棵樹的品種。
而且,樹上還結著果子。
果子分為兩種,一種大一些,生長在樹冠的下方,黝黑黝黑的,像是要滴出墨來,詭異的是,這些果子,每一顆都像極了一張成年人的人臉,神情栩栩如生。
細數之下,這樣的果子,樹上共有一十三顆,容貌各異,每一顆都不一樣。
樹冠上方,也生長著許多果子,但相比於下方那些,不僅個頭小,而且顏色也淡,黑得沒有那麼濃郁,果子上,也長著人臉,但是相貌千篇一律,都是剛出生不久的孩童模樣。
但就這些果子來看,這棵樹像極了西遊記中五莊觀鎮元子的人參果樹,但又邪魅、詭異得許多。
圓一大師來到果樹前站定,伸出手指輕數:
“一、二、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