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是杜威在孤兒院時留下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作品,比如畫得比較好的畫,寫得比較好的日記等,其中一篇日記,勾起了二人的回憶。
日記的題目叫做:如果可以,你願意變成什麼動物?
杜威在日記裡寫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隻非洲大草原的獅子,因為它是百獸之王,身處食物鏈高位,不需要每天提心吊膽,擔心會被其他動物獵殺,每天只需要曬曬太陽,搞搞物件,等著母獅子送來吃的就好,
最重要的是,一隻公獅子可以同時跟好幾只母獅子一起搞物件,
杜威在日記裡說,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理想。
魯岐呵呵笑了,不得不承認,單從顏值以及體重來講,清潔工李阿姨確實挺像一隻母獅子的。
見魯岐笑得不懷好意,杜威心裡知道這小子就沒憋好屁,說:
“我記得這是一篇命題日記,當時每個人都寫了,來看看你是咋寫的。”
說著,就把屬於魯岐的檔案盒拿了過來,開啟,向後翻了幾頁,果然,也有題目相同的日記,
魯岐是這麼寫的:
如果可以,他願意成為一隻蠶。
因為蠶在結繭時會把自己藏起來,沒有人看得見,沒有人見過它結繭節儉),從不節儉,說明它非常有錢,
這一夢想,貫穿了魯老闆的這整個二十多年的生活經歷,從沒改變過。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回顧起了童年時光。
就在這時,左臂甲仙骨的黑氣冒出來一丟丟,輕輕地點了點魯岐的手背,像是在向他打招呼,
在吸引了魯岐的注意力後,黑氣凝成了一個箭頭的形狀,指向這個櫥櫃的最底層,那裡上著鎖。
魯岐福至心靈,莫非黑氣又找到了新的線索?
隨便走一走就有新發現,難不成杜威是自己的福將?
毫不費力地開啟那道鎖,櫥櫃的最底層裡,放著一個檔案盒,看起來年頭比上面的那些久得多,塑膠的盒體已經氧化的微微發黃。
檔案盒貼標籤的位置黑乎乎的,是一片膠印,似乎原本寫著名字的貼紙已經被撕掉了。從外面看不出來這檔案盒屬於哪一個孩子。
開啟檔案盒,內容很少。只有一張印著基本資訊的紙,和一本日記本。
那張紙已經風化得非常嚴重了,很多內容已經看不清,魯岐小心翼翼地將其捧在手裡,細細看了半天才得到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這孩子叫做鄭二妮,很有年代感的名字,
果然,從登記的時間來看,這孩子是在三十六年前來到孤兒院的,來的時候三歲,在這裡呆了五年,八歲那年被一對夫婦領養,帶回家去了。
現如今,鄭二妮已經四十歲了吧。
翻開那本同樣殘破不堪的日記本,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型,並以拼音輔助,記載了鄭二妮作為一個孩子的稚嫩想法。
起初的幾篇日記,很短,似乎鄭二妮對於些日記這件事還不拿手,但內容雖然幼稚,但絲毫不能掩蓋這個孩子的質樸情感:
我愛孤兒院這個大家庭,更愛院長周媽,周媽媽就是我唯一的媽媽,這輩子我都不要與她分開。
後面的內容所表達的仍然她是對於孤兒院以及周世芳的喜愛,但是可以看出,隨著時間推移與她年齡的增長,這種喜愛的感情在漸漸淡化。
直接翻到日記的最後一頁,看日期,正式鄭二妮被養父母接走,離開孤兒院的前一天,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心情很複雜,雖然捨不得周媽媽與這些朋友們,但我越來越想要一個只屬於我自己的家,只屬於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所以,儘管十分不捨,但心情還是比較開心,比較期待的,不知道迎接我的,會是什麼樣的家人呢?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回報周媽媽與起航孤兒院。
日記就在這裡終止了。